银行监管大事汇总-完整版
2016
1、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精神,通过推广债权人委员会制度、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债转股等,多措并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多部委发布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系列文件,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积极推动扶贫攻坚取得实效。
3、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内金融改革。
4、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 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试点,以“信贷投放”与“股权投资”相结合的创新方式,更好实现风险和收益匹配,有效增加对科创企业的金融供给。
5、G20杭州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议题、发布《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执行《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信贷的发展迈上一个新起点,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6、强化宏观审慎评估与微观审慎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正式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发布,银行业完成“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回头看”。
7、国务院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多部门联合出台系列办法,改善互联网金融治理,防止监管套利,实现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包容有序发展。
8、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香港上市,东方、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革完满收官,推动国有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提高国际化和市场化水平。
9、16家民营银行获准筹建,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民间资本进入、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中国信托登记公司成立,信托业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10、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只能开立一个Ⅰ类银行账户”、“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等系列新规落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细化账户风险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人民群众资金安全。
2015
一、中央关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政策落地,《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首批民营银行开业,“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强调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民营银行步入常态化发展。
二、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银监会发布多种形式改善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系列指导意见,银行业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三、国务院常务会议提案、全国人大通过《商业银行法》修正决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释放银行差异化发展潜力。
四、 国务院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出台,公众对我国银行体系的信心增强。
五、四大行首次聚首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自贸区金融改革方案出台,亚投行正式成立,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银行业对外开放呈现新的大格局。
六、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行业互联网金融战略布局取得重大进展。
七、央行多项措施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并正式发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步入收官阶段,中银协利率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中国银行业利率工作自律公约》,积极应对。
八、银监会首次进行监管架构改革,三大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获得批复,我国金融行业架构改革步入新的阶段。
九、27家银行获得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央行发布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行注册制,财政部下达3.2万亿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实现对本年到期债务的全覆盖,银行业资产结构重组取得重大进展。
十、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中国银行业协会首次发布“陀螺”(GYROSCOPE)评价体系,多维度全面反映商业银行风险管控能力,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发展。
2014
1.国务院领导高度关注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相关监管及宏观调控机构推出系列举措,银监会一日三文力挺三农金融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并创新取得成效。
2.首批5家自担风险民营银行试点获批筹建,鼓励引导各种所有制资本进入非银及农村金融机构,“宽准入、严监管”新格局初步形成。
3、国际银行监督官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共商后巴塞尔III时期国际监管改革及金融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受到国际同行高度认同。
4.工商银行等六家银行首次获准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监管部门出台多项审慎监管文件,夯实银行业风险管理基础,引领银行业适应新常态取得积极成效。
5、《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强调规范商业银行服务价格行为,要求商业银行主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履行社会责任并适当让利消费者。
6.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成立,构建信托行业风险“安全网”,促进信托业健康发展。
7.《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完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推进银行业市场化改革。
8、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商业银行同业和理财等业务治理改革取得实效。
9.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分别先后担任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与有关国家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新增5个,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重大新进展。
10.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落户上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发起设立,中国银行业“引进来”、“走出去”新的大格局初显。
2013
1.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
2.国务院出台“金十条”并首次召开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与效能进一步提升
3. 李克强总理到工银金融租赁公司调研,融资租赁行业迎来发展契机
4. 银监会尚福林主席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第十三次会员大会上首次系统阐述银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六方面要求,银行业全面深化改革拉开序幕,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5. 银行间市场两度出现流动性紧张,流动性风险监管与管理引起高度重视
6.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重大监管办法及政策措施出台,银行业全面风险管控进一步强化,银行业总体继续保持稳健运行
7. 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取得长足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与精神的新平台、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8. 村镇银行突破1000家,农信社改革十周年,涉农金融成效凸显
9. 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在闽召开,29家银行签署号称“福州承诺”的“绿色信贷共同承诺”
10. 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功上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战略转型取得重大进展
2012
1、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业积极响应,并保持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
2、全行业开展“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整顿,监管部门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强化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不断改进银行业服务。
3、针对个别地区和领域暴露的风险,监管部门强调守住风险底线,并出台系列相关措施,确保不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4、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稳妥推进银行业新监管标准实施。
5、《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发布,银行业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发展转型取得新进展。
6、央行首次双向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
7、央行调整我国外汇市场交易规则,发展人民币对多国货币直接交易,人民币跨境结算进程稳步推进。
8、银监会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9、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成立,作为银行业发展转型重要内容的理财业务,进入更规范更科学发展轨道。
10、三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重新开闸。
2011
1、入世十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显着提高,总资产超百万亿,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过12 %,主要商业银行不良率下1%,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破百,与此同时,在华外资银行稳健发展。
2、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年底又适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传导灵活稳健货币政策,保持合理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信贷投向持续优化,有效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3、隆重纪念中国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持续推进,支持“三农”发展力度不断加强。
4、中国银监会连续发文,推动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小微企业贷款连续三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
5、六部委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支持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6、监管机构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准则新一轮修订,陆续颁布相关指导意见及管理办法,强化银行业监管。
7、积极配合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手段和措施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房地产金融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8、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工作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策要求,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9、贯彻执行三部委通知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免除部分服务收费,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享有良好基础金融服务的权益。
10、监管机构及中国建设银行(7.560,-0.03,-0.40%)、中国农业银行(3.830,-0.03,-0.78%)等机构主要领导相继调整。
2010
1. 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利率,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银行业加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
2. 贷款新规全面出台,政府融资平台清理工作全面启动,银行业微观审慎管理强化,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于实体经济之外。
3. 农业银行成功上市,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首家农商行在香港成功上市,其他类型商业银行改革全面深化,11家上市银行再融资,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银行业的地位声誉进一步提升。
4. 银监会第三次动态调整房贷首付比率以加强房贷调控。2010年9月,银监会下发通知,“对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坚决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
5.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香港在跨境人民币业务中发挥平台作用。
6. 全球银行监管新规则《巴塞尔协议III》达成一致,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及国际监管规则制定。
7. 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扎实起步,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8. 大陆及台湾地区银行互设分支机构,两岸银行业交流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进入新阶段。
9. 109家商业银行建立小企业专营机构,城商行改革成效显著,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主力军。
10. 世博金融服务居窗口服务满意度首位,银行业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2009
1.中国银行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考验,抗风险能力大幅提高,国际声誉显著提升。
2.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中国银行业加大信贷投放,逆周期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取得成效。
3.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积极支持、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4.出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三年规划,力争三年左右实现全国各乡镇基础性金融服务全覆盖,农村金融大发展。
5.加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并成为金融稳定理事会成员,深度参与国际监管制度改革及相关标准的制定。
6.出台贷款管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严守风险底线。
7.中国农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8.签署《海峡两岸银行业监督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海峡两岸及与港澳地区的金融合作取得新进展。
9.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消费信贷加速发展,推动消费增长创记录。
10.积极发展绿色信贷,支持低碳经济。
2008
一、央行连续5次降息,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中国实施了近一年的“从紧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银行业几经脱胎换骨进入“而立之年”,整体实力持续增强。到2008年11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达到61.1万亿,是1978年的323倍,年均增长21.2%。
三、面对汶川大地震,银行业迅速反应,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到6月26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向四川受灾地区发放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贷款超过400亿元,授信或贷款承诺总额达到1863.11亿元。同时,多家银行为灾区的金融服务提供了下浮贷款利率、贷款缓付期延长、统一延长信用卡免息期限等特别政策。
四、中国银行业圆满完成奥运金融服务工作,充分展示了中国银行业良好的国际形象。
五、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中央“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九项措施”形成六点共识,包括:积极行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按照中央已确定的投资方向和领域,加大对中央明确的重点项目、企业和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满足资金合理需求等。
六、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七、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对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闸并购贷款业务,以满足企业和市场日益增长的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
八、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试点工作,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截至2008年10月31日,全国共有77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62家,贷款公司5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0家;还有35家机构正在筹建。
九、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十、中国农业银行股改方案获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即将全面上市。
2007
1. 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外资银行转制,开始全面享受国民待遇,中国银行(601988行情,股吧)业扩大提升对外开放
2. 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加权平均首次超过8%,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
3. 银行股改加速,上市银行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中行、工行、建行市值跻身世界前十名
4. 招行纽约分行获准设立,多家银行拓展海外市场,走上国际化道路
5. 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初见成效,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
6. 央行6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从“稳健”进一步明确为“从紧”
7. 监管部门强化对房地产信贷风险管控和宏观调控,第二套房贷认定以家庭为单位
8. 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风险提示,推“绿色信贷”
9. 2007年5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允许银行系QDII直接投资境外股市,并将投资门槛从30万元降至5万元。
10. 两家大型国企违规挪用信贷资金入股市、房市,8家银行被监管部门查处
2006
一、银行业之政策环境趋紧
二、银行业之市场环境恶化
三、银行业之格局重组后的市场众生相
根据加入WTO的承诺, 2006年12月,金融业全面放开。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只能以审慎原则发放营业许可,即在营业许可上没有经济需求测试或数量限制,外资银行可以对所有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随着中国金融业2006年12月11日我国如约履行承诺,金融业向世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享受与中国银行业平等的国民待遇。从此,我国金融业也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四、银行业之银行业整体上市
五、银行业之银行业人事震荡
六、银行业之银行业身份转换
2006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行中出现一些新问题,信贷扩张压力不减,贷款潜在风险增加,盲目投资重新抬头,行业风险加大,部分行业资金占用上升,违约风险日益显现,经营风险因素存在扩大趋势
七、银行业之混业经营悖论
2006年2月21日中国银监会公布的《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外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鼓励外资入股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同时明确境内机构发起设立商业银行的资格、条件,以及商业银行合并、收购的规则。
2006年6月23日, 《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文发布,简称国十条, “国十条”为保险资金的投资运用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也为从保险业率先启动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创造了条件。
八、银行业之新农村金融大会战
2006年12月22日,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据此政策,五类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注册资本、营运资金、投资人资格和入股比例、业务准入条件和范围、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资格、机构审批、公司治理等方面均享受调整放宽的优惠待遇。
九 银行业之小企业贷款谜局
如何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这一长期以来的未解之题在2006年峰回路转。为使推动小企业融资服务获得政策依据,2005年2月,国务院制定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包括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在内的36条措施。此后,中国银监会相继出台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以及完善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六项机制”。从各地推动落实“六项机制”的情况看,此次银监会对于小企业贷款的推动决不仅仅满足于窗口指导。但是与以往经常出现的银行机构为金融政策埋单的情况不同,此次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推动工作却收到了实效。在2006这一年里,我们看到,小企业贷款业务不仅是区域性商业银行实现自我突破和战略转型的利器,也成了大型国有银行的座上宾。
十、银行业之银行业转业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格局正在经历更加深刻的变化。为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加快创新步伐,有效防范创新风险,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活动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12月6日,中国银监会在总结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监管实践经验、借鉴部分境外监管机构成熟做法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以下简称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