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背景和目的
随着社会信息量的迅速增长,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文件管理系统采用的一次最多存取一个记录的访问方式,以及在不同文件之间缺乏相互联系的结构,越来越不能适应管理大量数据的需要,于是数据库管理系统[1]便应运而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来控制建立数据库中的数据[2]、数据的存取,并维护数据库的数据。从文件管理到数据库管理,代表了两代不同的数据管理技术。当今,数据库管理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数据库的应用非常广泛,可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目前电脑发展神速,运用广泛,甚至每个公司、每户都有电脑,只要是稍复杂的数据,都可制作成数据库,交由电脑来管理。用电脑管理数据,可免除人为的疏忽,并且运算速度快,可靠性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人事管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企业员工数量的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员工工作岗位分工越来越细,企业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就必须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进行管理,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人事管理现代化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对人事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薪资系统是企业人事管理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在整个工资管理流程中,薪资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证员工工资正常发放和员工个人利益的最有效手段[5]。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信息化,电子化已经成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首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如何高效、准确地管理员工的薪资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1]。在理论方面罗建平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如果不能解决信息平台上各系统相对独立的信息孤岛问题,决策层和管理层便不能有效、快捷地获取生产经营管理的实时数据信息影响决策和管理的准确性与时效性[2]。并且他提出了企业管理自动化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获得长足发展,并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软件系统进化迅速的支撑下,企业依靠信息技术,管理越来越便捷。而工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与企业各项管理关系非常紧密。之所以企业的工资管理能够用软件系统实现,是由于受其工资规则影响,其操作方式和支付时间都有一-定规律,所以,企业薪资查询,人员信息管理和报表生成等功能都可以通过系统性软件来进行管理。在实际运行中,员工只要通过浏览器访问站点,然后通过个人账户查询,即可获取自己的相关信息,管理员也可通过管理员权限,来进行调整和管理[3]。在当前大部分企业都在实行节本增效的背景下,企业薪资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薪资管理问题,如员工薪资计算、发放、调整等。这些问题不仅需要高效的财务处理方式,也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系统中,我们首先对员工信息进行了分类和管理,包括基本信息、工资信息、福利信息等。其次,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薪资结构体系,将员工的职位、级别等因素考虑进去,实现了不同职位、级别员工的薪资差异化管理。此外,我们还引入了绩效评估机制,通过考核员工的工作表现来调整其薪资水平,保证了薪资管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设计一种基于程序运行的企业薪资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颜蕾提出了传统手工方式在与先进技术对比下的弊端,在传统的手工方式下工资管理工序繁琐、经办人员多,除了耗时、低效外,还不可避免地经常出现人为数据错误,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与工资数据的严肃性是不相称的。目前,我院以加强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率为目标的体制改革正在逐步实施,加上近年来工资变动频繁,采用灵活、高效的先进技术使得工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已经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资管理专用软件,可以实现工资管理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手工工作方式难以避免的数据错漏。目前高校各部门已经普遍配备了较好的电脑和相关的外部设备,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工资管理自动化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本系统立足于高校工资管理的实际事务,面向工资主管部门,提供工资数据的常规维护功能、工资变动申报功能、报表处理功能、年度统计数据生成等功能[4]。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本身及与其相应的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均非常成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是全国性的,覆盖了全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5]。国外公司的人事部或劳工部一般均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负责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或劳工管理。所以,国外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己非常普及。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王锐芳指出利用分层的密钥共享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分层的分布式ad hoc组密钥管理方案,避免了将系统密钥平等分发给每个节点,攻破任意K个节点即可更新组密钥的缺陷。并以网格作为逻辑结构,具有了高联通性、低负载、扩展性强的特点。经分析表明,该方案比传统方案更高效、更安全、抗攻击能力更强[6]。
郭军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访问控制技术,包括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技术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分析了这些访问控制技术的优缺点,并重点研究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在对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后,给出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分级授权管理模型。该模型在传统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管理单元",管理单元本质上是一个管理对象的集合,每个管理单元都包含了对应的用户集,角色集,权限集和约束集。管理单元内采用RBAC层次模型,实现角色的管理和权限的分配。通过层次化的管理单元,实现对用户和权限的分级管理[7]。
我国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发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相继建立起了“金卡”、“金关”、“金桥”工程,多数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迈进,无论是基于工业经济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是面向少数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专家系统(ES)或决策支持系统(SS)[8],其处理对象和服务对象,自身的系统结构,处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T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企业工资管理,如何提高工资部门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成为企业管理者重点关心的问题。目前,国内工资管理系统的开发技术基本成熟,主要原因在于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本身具有业务清晰、数据处理规范等许多优点,为其实现计算机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优越条件[9]。加上近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国内各企业的高度重视,工资管理系统在国内基本上已进入了普及应用的阶段。国内近90%以上的应用计算机及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公司和单位均开发并运行了工资管理系统,其他没有和正准备开发计算机应用或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公司和单位,也把工资管理系统作为其应用与开发的首要目标。加上国家劳动主管部门及国内计算机应用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国内目前己有多种通用的工资管理系统软件供企业单位选择使用,而且还有多种工资管理系统开发通用工具供企业开发自己的工资管理系统择用。应该说,工资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在国内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期。
Potter (2000)提出,薪酬可以用数据的形式解释员工的实力和效率,它能有效的鼓励有效率的员工长期稳定在公司,并迫使不那么努力的员工开公司[10]。
Yang (2013) 运用对非对称信息下两阶段的博弈分析发现:如果员工和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时,员工能保持最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也对企业发展最为有利[11]。
Kelmendi (2017)认为:薪酬是员工因工作而获得的所有劳动报酬,奖励和绩效是达成对员工有效激励的最重要因素。当下的员工薪酬主要分为现金和非现金两个面,如果一个企业具备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鼓励员工积极工作创造业绩,还有助于更好的留住和吸收更为优秀的专业人才[12]。
杨琪总结出工资管理系统的巨大优势,工资管理系统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细致分析,并利用大数据等计算方法,对员工工资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同时,由于计算机不同于人工,其特点决定了对复杂数据的快速计算,高效率和高灵活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出现各种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误差。实现员工薪酬管理业务的系统化和现代化,能够通过系统的特点,快速准确的将用户所需信息提取出来,并且可以快捷的查找信息,寻找问题,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做出准确判断,让企业管理更加科学规范[13]。
薪资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对薪资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为企业选择和开发合适的薪资管理系统提供了参考[14]。
薪资管理系统涉及到的主要领域有:人力资源管理、员工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等,是现代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而应用的一种重要管理系统。
使用的方法通常有手工处理、电算方式、计算机处理等。其中,手工处理以传统的工资单为基础,通过手写记录来完成对员工薪资的核算;电算式则利用电脑系统进行自动化计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计算机处理则采用软件程序,实现自动化运算并生成各种报表[15]。
综上所述,薪资管理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和作用正在不断地被完善和增强。因此,企业在选择合适的薪资管理系统时,应该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以确保能够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总的来说,薪资管理系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公司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并降低成本。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薪资管理系统将继续发展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公司和员工的需求。
三、参考文献
[1] 王越.基于web的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开大学,2015.
[2] 施维敏.数据库设计的数据规范化问题[J].现代情报, 2003, 23(8):3.DOI:10.3969/j.issn.1008-0821.2003.08.035.
[3] 颜蕾.高校工资管理系统建设的思考[J].会计师, 2021, 000(001):120-121.
[4] 罗建平.企业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精细化管理[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2(4):6.DOI:10.3969/j.issn.1008-4282.2010.04.009.
[5] 仲秋雁,陆牡丹.企业信息系统评价的复杂性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04(01).
[6] 王锐芳.基于身份的密钥管理研究[D]. 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07.
[7] 郭军.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分级授权管理的研究[D].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8] 许清. 基于BS架构的动态口令统一认证平台研究[D]. 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12.
[9] 陈超泉.高校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4):438-441.王志毅,陈宁.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数据库设计[J].商业时代, 2010.DOI:CNKI:SUN:SYJJ.0.2010-05-030.
[10] Banker R D,Lee S Y,Potter G,et al.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ntinuing Improvements Follow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Performance-Based Compensation Plan[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00, 30(3):315-350.
[11] Lee C Y,Yang R. Compensation plan for competing salespersons under asynmetric information[J].European Joumal of OperationalResearch,2013.227(3):570-580.
[12] Kelmendi M.Reward and Performance as a Key Element of Motivation[J]. Nephron Clinical Practice,2017,7(1):181-185.
[13] 杨琪.基于Web的工资管理系统的实现[J].中国新通信, 2021, 23(2):2.
[14] 田灏,杨艳.高校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 23(6):2.
[15] 陈邦耀.VBA技术在工资管理系统中的运用分析[J].IT经理世界,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