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总结
尊敬的老师:
您们好!
我是XX,是土木工程专业20级06班的学生,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各位老师作为我毕业答辩的评审。我设计的题目是“大连市开发区中国移动综合楼设计”,本次设计是在指导老师和同学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历时四个月的时间里,根据设计任务书和设计资料的要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认真参阅有关规范,建筑书籍等资料,并结合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逐步完成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配筋计算的全过程,下面我将这份设计向各位老师作简要的陈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1设计资料的收集与选用
1. 基本设计资料:
本结构采用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需要3400平方米,考虑到结构本身的功能要求以及场地的限制问题,所以设定层数为6层,底层高4.8米,二~六层层高为3.6米,每层建筑面积约500平米,建筑形式力求简单大方。
(基本风压:0.65KN/m,
地震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场地粗糙度类别:B类,
地下冻深:0.7米,)
2设计内容
2.1 建筑设计
2.2.1总平面布局
中国移动大连开发区办公楼位于大连开发区,考虑到周围已有建筑物以及交通路线,办公楼总平面具体布置如下:
因为IT办公的特点所以在选址上选择了开发区相对较为繁华的五彩城附近,临近辽宁街,周围分布安胜购物广场、麦凯乐商城等,人流量较大。整个建筑占地约1万m,坐北朝南,正对辽宁街。办公楼的后面休闲娱乐的场所,办公楼的侧面有相当车位的停车场,满足办公人员以及客户的需要,建筑物四周设置绿化带、花坛,给办公人员以及客户都有着非常清新的感觉。
2.2.2立面设计
本建筑是办公建筑所以在立面设计上主要考虑的是简单大方,外墙是白色的饰砖,而且由于层高的缘故窗户开洞很大充分满足了采光要求;出口是两道正门,满足客流量大的要求,同时在背面还设有员工通道,专门是为了公司员工而设计的,这样外部办公空间与内部的办公空间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隔断,方便了客户办理各种业务的同时也保证了公司员工的正常办公的要求。立面给人以现代气息的感觉。
整个设计过程中,在满足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同时遵循 “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完成了建筑设计这一环节,根据规范合理准确的确定柱网尺寸和布置、选择计算的框架,为以后的结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的学生,在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掌握的并不多,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克服困难终于完成了建筑设计,我觉得我们也应当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相近学科的知识,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发展是大有利处的,经过此次的设计,我基本上了解了建筑设计的一般要求,对建筑设计的一些规范也有一定的掌握。
2.2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主要是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和构件的配筋计算,严格按照《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查阅了《结构力学》、《抗震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础工程》等书中对结构和构件的设计方法和理论。本次设计中采用了手算与电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个结构的计算,并加以对比与比较,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柱网尺寸及结构布置:
本结构采用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框架结构布置要求及所设计建筑的使用特点柱网尺寸见结构图2.1。
梁柱截面尺寸的选择: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由梁的跨度来定的(主梁跨度的1/10~1/12 ,宽为高的1/4~1/2;次梁高度为跨度的1/8~1/15,宽为高的1/3~1/2)。
柱截面尺寸按照轴压比来确定截面尺寸,拟定柱子尺寸为500*500。板的厚度的确定要满足刚度假定和裂缝挠度的要求即可,拟定板厚100。
2竖向.荷载的计算
包括恒载标准值的计算,活载标准值的计算,在这一过程中严格按照荷载规范对荷载进行正确的统计,然后把计算的荷载进行受力分析传递到梁柱上。
2.水平荷载计算:
水平荷载主要包括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在计算的时候,选取一榀框架进行计算,大连地区基本风压0.65KN/m,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于框架节点上的集中荷载。
由于高度小于40m且是剪切变形为主的质量和刚度分布较均匀的建筑故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根据抗震规范的要求,在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地震作用对建筑的影响,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结构计算。
3.内力计算和内力组合
首先是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计算时作为无侧移钢架处理,采用分层法计算各层梁柱的弯矩等内力。在计算各层柱的线刚度取实际线刚度的0.9北,中跨梁取2倍,在采用弯矩分配法进行弯矩分配求得梁柱节点处的弯矩设计值。
(利用力矩分配和传递解决终点力偶作用下的问题,使用于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的钢架)(是用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渐进法)
下来是水平荷载的内力计算,常采用反弯点法或D值法计算水平荷载的内力,我采用的是D执法,即修正柱的侧移刚度和调整反弯点高度的方法。
4.内力组合:
在进行内力组合时应当考虑对内力进行调整。由于混凝土为弹塑性材料,故应采用概念设计,这样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就具有一定的延性,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质,故对弯矩进行调幅以实现减少梁端负弯矩筋,以减少配筋面积,方便施工。支座处弯矩调幅系数为0.85,而相对跨中弯矩调幅系数为1.2。
框架梁的控制截面是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支座处一般产生Mmax和Vmax,跨中截面产生Mmax。
柱的最大弯矩值出现在柱的两端,一般弯矩是由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控制的,同时在计算均考虑左右两个方向,然后取出各个构件控制截面处的内力,最后在若干组不利内力中选取最不利的内力进行结构计算。梁柱在进行端部计算时都要将轴线处弯矩转换成柱边弯矩和柱端弯矩。
3配筋计算
抗震要求要设计成延性构件故在进行内力组合计算时要特别考虑到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要符合:
强柱弱梁原则(由梁端弯矩之和乘以强柱系数按梁柱弯矩比重新分配柱的弯矩)
强剪弱弯原则(对于同一杆件,在地震组合下,剪力的设计值大于按设计弯矩或实际抗弯承载力及梁上荷载反算出的剪力故梁柱剪力要乘以剪力增大系数)
强节点强锚固原则(按抗震规范满足构造要求)
梁的配筋分为正截面和斜截面计算。正截面主要是取梁端最大负弯矩,跨中最大正弯矩来配梁的纵筋。斜截面计算主要是取梁端最大剪力来配梁的箍筋。
柱的正截面计算中,柱的弯矩和轴力组合考虑了三种组合,即Mmx及相应的N,Nmax及相应的M;Nmin及相应的M,取配筋最大的为最终配筋。
基础按柱下独立基础进行配筋计算,在进行地基变形验算时,然后进行基础设计。
4总结
在这一学期的设计过程中,我将自己四年所学充分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将原来各学科所学一个个独立的学科知识组装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可以说这次设计可以作为我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也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次非常系统的考查。我在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将自己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些方面上的理解模糊的部分,进行理解、融汇、贯通,提高自己专业的认知性 ,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基础。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车轶老师,在过去时间里,车轶老师总是在百忙之中为我们做耐心指导和认真细致的讲解,我觉得车老师不但帮助我们完成了毕业设计,同时也让我们养成了解决问题和思考的好习惯,这在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是大有裨益的,在此次毕业设计中,车老师协助我们查阅了很多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质,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更拓宽了我的视野。在此,我向我们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我还要感谢和我同一组的同学们,感谢大家在我遇到困难时热情的帮助,使我的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最后非常感谢各位评审老师,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