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屋面做法
15毫米水泥砂浆找平
40mm厚C20细石灰混凝土防水
三毡四油防水层
15厚水泥砂浆找平
20厚1:3水泥沙浆找坡层
60厚1:8水泥珍珠岩保温层
120厚钢筋混凝土结构层
10厚抹灰层
轻钢龙骨吊顶
2. 地面做法
3. 卫生间地面做法
有三种做法:
1.用防水剂.先用防水剂掺水泥砂浆在厨房或者卫生间的基层做一遍,待干透了以后,再用防水剂掺水泥素灰在第一次的表层在刷一层,这样主要是为了将第一次干透后所产生的小孔堵死,还有就是将管道的根部要仔细的刷到.
2.用卷材,首先将基层清理干净,使基层干燥,然后将卷材铺在地面上,用喷枪将卷材加热,是卷材和卷材之间的缝隙黏合.但是卷材比较脆弱,表面容易被回填时候的石子弄破导致漏水,而且对与管道根部不太好处理.
3.无纺布,这是一种类似于布的东西,将基层用水泥沙浆薄薄的刷一层后,直接将它铺在上面即可.
注意:这三种无论做那种防水,四周都要高出地面300-500,以防止水顺着墙而流到下面.
4. 屋面排水做法
5. 建筑结构分类
建筑结构的分类一般有两种分法,即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
结构类型是根据材料来区分的,有:
木结构、
砌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etc.
结构体系是根据结构构件组成方式来区分的,有: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剪结构
筒体结构
框筒结构
筒中筒结构
束筒结构
etc
6. 结构选型的原则
1 要满足可靠度的统一要求
2 设计时要满足经济要求,去最优方案
3 实用,美观,质量保证。
总的一切还要看规范及业主要求。
7. 平面柱网布置得原则
8. 变形缝布置的原则(变形缝、伸缩缝、抗震缝)
概念: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1伸缩缝
定义: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伸缩逢。 作法: 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使其分成若干段。伸缩缝间距为60m左右;宽度20mm ~30 mm。
2沉降缝 定义: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作法: 从基础底部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可以垂直自由的沉降。 设置原则:
(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
(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3、防震缝
定义: 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
作法:从基础顶面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最小缝隙尺寸为50 ~100 mm。缝的两侧应有墙,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设置原则: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
规定:在地震设防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
9. 梁板柱截面的选取
可以通过楼板面荷载的分布方式来计算,比如:初步知道一个楼面的荷载是大约15KN/N^2 哪么中间柱子的就是周围各个房间的1/4的面积之和s,所以 f=15*s 因为 A=F/fc*n fc是轴心抗压强度 n是轴压比 就可以求出A了 如c30的混凝土fc=14.3 n可以设为0.7 若s=36m^2 哪么A
就可以求出来了
10. 抗震等级的的确定
3.0.2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3.0.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11. 地震烈度、震级,以及抗震原则
建筑的抗震等级由当地的抗震设防等级确定呀。当地的抗震设防等级又由该地区50年以来发生地震的烈度的几率决定的。因为地震是一个突发自然灾害,谁也不能预测近年或近几十年会不会发生地震和发生多厉害的地震,只能从经济上考虑抗震,采取抗震的手段。地震烈度就是指某一个地区、地面及房屋建筑等工程结构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12. 什么是重力荷载代表值
抗震设计时,在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和结构构件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中,结构或构件永久荷载标准值与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具体的确定请参考建筑抗震规范
13. 抗侧移刚度与什么有关
14. 地震的自震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
15. 底部剪力法适合的情况
16. 地震的变形计算用什么控制
17. D值法中的D值是什么意思
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可用分层分层法计算。
步骤:1、算结构自重。
2、计算整体刚度。
3、结构的自振周期、
4、算出总水平地震作用。
5、算出各层水平地震力作用。
第二个问题:
D值法是修改后的反弯点法(具体情况,你可以去查结构力学Ⅱ 出版 社(忘了))
第三个问题:D是代表刚度。
第四个问题:实际工程与计算存在差别,有进行修正才可以
18. 为什么要调幅,怎么调
19. 跨中弯矩如何确定
20. 不平衡弯矩如何处理掉
21. 基础的类型有哪些
22. 基础埋深如何确定
1 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2 基础埋深的影响因素:
基础埋深的大小关系到地基的可靠性、施工的难易程度及造价的高低。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当建筑物设置地下室、设备基础或地下设施时,基础埋深应满足使用要求;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应随建筑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一般荷载较大时应加大基础埋深;受上拔力的基础应有较大埋深,以满足抗拔力的要求。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基础应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不能设置在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上。
存在地下水时,如粘性土遇水后,含水量增加,体积膨胀,使土的承载力下降。含有侵蚀性物质的地下水,对基础将产生腐蚀。
23. 楼梯的设计按水平投影进行计算
24. 延性构件设计是如何处理的
梁的延性影响因素:
纵筋配筋率:在适筋梁的范围内,延性随受拉钢筋的配筋率提高而降低。
剪压比:即V/bh0,一般不大于0.15
跨高比:不宜大于4
柱的延性影响因素:
剪跨比:相当于柱的细长比,尽量避免为短柱。
轴压比:其值越大延性越小
箍筋配筋率:在柱的塑性铰区适当加密箍筋。
纵筋配筋率:不宜过小。
还有就是在相同的配筋面积中,选择细钢筋的延性比粗钢筋的延性高。
一般是通过抗震构造措施实现。
比如限制梁柱的最小配筋率,控制柱、墙的轴压比,限制梁端最大配筋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