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摘要
摘要:
本模具是一个内螺纹管接头的注塑模具。设计内容包括介绍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过程及零件注塑模具的设计。塑料注塑模的设计计算包括模具结构设计、注塑机的选用、浇注系统的设计等方面。
关键词:
塑料、注塑模、注塑机
Abstract:
This is an injection mould that product the inner tracheal adapter. The design contents includes to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injection mould technique and the design of the injection moulds. The design calculation of the plastic mould includes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mould , the selecting of plastic injection mould machine ,and the pour system design, and so on.
Key words :
Plastic , injection mould , plastic injection mould machine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
一、 注塑成型技术发展概况
注塑成型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又称注射成型。通用注塑方法是将聚合物组分的粒料或粉料放入注塑机的料筒内,经过加热、压缩、剪切、混合和输送作用,使物料进行均化和熔融。这一过程又称塑化。然后再借助于柱塞或螺杆向熔化好的聚合物熔体施加压力,则高温熔体便通过料筒前面的喷嘴和模具的浇道系统射入预先闭合好的低温模腔中,再经冷却定型就可开启模具,顶出制品,得到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精度的塑料制品。
上述这种通用注塑方法,是塑料成型加工最普遍也是最早的成型方法。早在工业革命末期,塑料、橡胶才开始面世,而最初发明的成型方法就是注塑成型法。
1862年英国亚历山大﹒柏士(Alexander Par Kes)展出了用注塑成型制成的塑料梳子、伞柄和其他制品。当时希望使用在电器工业上,需要能够代替天然石蜡、树脂、角质、虫胶和天然橡胶作为电绝缘体的新材料。“柏士”塑料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纤维素再加上少量其它物质,可使它具有塑性和其它物理机械等性质。
1869年英国一位印刷员海特(Hytt)改良了“柏士”塑料,制成了赛璐铬,但仍以硝酸纤维素(CN)为主,1879年他把赛璐铬注入一模出六个制品的模具中,这个模子已有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实际上,在注塑成型之前,已经有了橡胶挤出机和金属压铸机。如在1845~1850年修筑英法的第一条海底电缆时,就是利用挤出机在外层包上橡胶生产出来的。直至20年以后才有热塑性聚合物面世。
1979年Gray在英国发明了第一部螺旋挤出机。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有人设计出更多的机型。在聚合物材料和注塑成型方法的发展中,聚合物材料和机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由于赛璐铬可燃性强,不适宜注塑,直到1919年Eichengrun推出醋酸纤维素(CA)后,注塑技术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20年注塑已发展成为工业化的加工方法,可以使热塑性材料聚合物生产出复杂的制品。1926年在市场上已出售注射量为56.7g(20Z)用压缩空气推动的活塞式注塑机;1930年在德国和美国已有电力驱动的注塑机;英国FR Ncisshaw LTD还发明了压缩空气油压注塑机。
料筒是注塑机的心脏,Hans Gastrovl在1932年发明了有分流梭的料筒,增大了聚合物材料的加热面积,克服了塑料导热性差、受力不均匀等缺点。但是分流梭却占去了料筒内的一部分容积,增加了阻力,是熔体注入模腔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