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是一个产业链较长的产业,涵盖饲草饲料、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原料奶鲜活易腐,需要及时冷却、收集、储运和加工,因此,奶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是一体化程度要求很高的产业。同时它从第一产业(农牧业)朝第二产业(食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分销、物流)纵向延伸,其链条长、环节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并最终影响到消费者的安全。奶牛养殖是世界公认的节粮高效型畜牧业,是奶业的基础。目前国内奶牛养殖主要包括荷斯坦奶牛养殖、奶水牛养殖。奶牛养殖的产品牛奶、水牛奶是乳制品加工的重要原料。
乳品企业承担向国民供应乳制品的重任。按乳制品制造行业的一种界定方法,液态奶的乳品企业类型分为基地型乳品企业和城市型乳品企业,这两种企业类型不是按规模大小来区分的,而是根据奶源和市场的特点决定的。基地型乳品企业背靠北方草原奶源,但远离城市消费市场,产品以常温奶为主。其特点是追求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以向外扩张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城市型乳品企业指接近消费市场,依靠大中城市的周边奶源,产品以低温奶为主,依托某个城市消费市场发展起来的,从一个城市品牌做成区域品牌,历史上就承担着“市民奶罐子”工程的大中城市里的乳品企业。
2001年-2007年,世界人均奶类占有量持续增长,从2001年的98千克增加到151千克。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7.3千克增加到27.57千克。但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与世界水平和奶业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2007年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比例不到五分之一。说明我国牛奶产业发展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奶业整体布局不平衡,呈现“北多南少”的局面。奶业品类过于单一是我国奶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2005年,奶牛存栏数中北方地区占90.91%,南方地区占9.09%,奶类产量中北方地区占全国奶类产量的89.28%,南方地区仅占全国奶类产量的10.72%,而在我国人口构成中,北方地区占42.5%,南方地区占57.5%,南北方奶业区域布局严重失衡。2007年全国奶类总产量为3,633.40万吨,其中荷斯坦牛奶产量为3,525.20万吨,占全国奶类总产量的97.02%,奶业的产品种类存在严重失衡。
2006年3月,农业部编制并发布《全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该规划要求南方奶业产区在发展荷斯坦奶牛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区域内水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奶水牛。从改良和扩群起步,积极培育乳品加工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建设一批以适度规模养殖为基础的生产基地,发展奶酪生产。该规划规定在各奶业优势区域,分别重点扶持2-3家面向全国或跨区域市场的乳品企业,同时培育5-10家区域内优势企业,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体,中小特色企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南方地区重点发展满足区内液态奶,特别是水牛奶市场需求的企业。该规划要求严格区别和规范液态奶标示,鼓励企业生产巴氏杀菌奶,减少国外奶粉大量进口,保护民族奶业的发展,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
高品质的特色奶将丰富乳制品消费品种随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未来乳制品市场消费尤其是城市市场将呈现出功能和口味、营养和健康并重的发展趋势,市场需要更为多样化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