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论文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大环境)
1.2研究内容(阳光城实施员工跟投制)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1.4研究贡献
1.5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公司治理
2.2股权激励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案例背景介绍
3.1阳光城简介
3.2阳光城2016-2018财务情况
3.3阳光城跟投制度介绍
3.4阳光城高周转财务管理实施情况(实施员工跟投制度后财务管理的提升情况)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分析和讨论
4.1阳光城员工跟投制度设计要点(结合公司治理中委托代理理论等分析不同的方案)
4.2阳光城高周转财务管理的各项指标体现
4.3阳光城的员工跟投制度中存在的优缺点及可提升之处
4.4房企跟投制度的反思(跟投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启示)
4.5管理建议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1]陈菊良,李友根.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例[J].金融与经济,2017(04):35-40.
[2]陈宏辉,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与公司治理的平衡原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5(08):114-121.
[3]刘肖,陈海燕,朱龙.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18(11):61-66.
[4]黄速建,余菁.企业员工持股的制度性质及其中国实践[J].经济管理,2015,37(04):1-12.
[5]黄群慧,余菁,王欣,邵婧婷.新时期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07):5-16.
[6]胡晓光.公司治理、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羊群行为[J].会计之友,2018(06):62-65.
[7]何枫,陈荣.公司治理及其管理层激励与公司效率——关于中国上市公司数个行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8,11(04):142-152.
[8]吕新军.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基于异质性随机边界模型的研究[J].管理评论,2015,27(06):128-139.
[9]吕长江,郑慧莲,严明珠,许静静.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设计:是激励还是福利?[J].管理世界,2009(09):133-147+188.
[10]廖苏宏,孙选中.房地产行业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7(11):159-165.
[11]裴亚洲.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路径选择[J].河北学刊,2015,35(01):197-200.
[12]仇白羽.国有房地产企业实行跟投制度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40.
[13]孙霁辉,阳秋林.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0,29(23):21-22.
[14]孙洪哲,朱颖雪,张扬.房地产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01):15-16.
[15]王艳华.房地产行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研究——基于相对业绩评价的视角[J].会计之友,2015(19):57-60.
[16]王珍莲.房地产开发项目跟投制之管理创新研究[J].经济论坛,2017(04):116-118.
[17]徐宁,任天龙.高管股权激励对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基于双重代理成本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4(04):55-63.
[18]闫冰.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6(06):80-85+125.
[19]张红,高帅,张洋.多重视角下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来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12(02):3-11.
[20]张艳,倪金祥.房地产企业项目团队激励机制设计——以F集团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06):41-47.
[21]赵国宇.股权激励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与效果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30(02):36-45.
[22]赵晶,王明.利益相关者、非正式参与和公司治理——基于雷士照明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6(04):138-149+167.
[23]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3(05):74-8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