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任务书 文档 开题 答辩 说明书 格式 模板 外文 翻译 范文 资料 作品 文献 课程 实习 指导 调研 下载 网络教育 计算机 网站 网页 小程序 商城 购物 订餐 电影 安卓 Android Html Html5 SSM SSH Python 爬虫 大数据 管理系统 图书 校园网 考试 选题 网络安全 推荐系统 机械 模具 夹具 自动化 数控 车床 汽车 故障 诊断 电机 建模 机械手 去壳机 千斤顶 变速器 减速器 图纸 电气 变电站 电子 Stm32 单片机 物联网 监控 密码锁 Plc 组态 控制 智能 Matlab 土木 建筑 结构 框架 教学楼 住宅楼 造价 施工 办公楼 给水 排水 桥梁 刚构桥 水利 重力坝 水库 采矿 环境 化工 固废 工厂 视觉传达 室内设计 产品设计 电子商务 物流 盈利 案例 分析 评估 报告 营销 报销 会计 |
![]() |
![]() |
首 页 | 机械毕业设计 | 电子电气毕业设计 | 计算机毕业设计 |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 视觉传达毕业设计 | 理工论文 | 文科论文 | 毕设资料 | 帮助中心 | 设计流程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毕设资料 >> 文章内容 |
![]()
数据来源:广东2017、2018、2019统计年鉴
自1978 年起,广东省因毗邻香港澳门的区位优势开始了加工贸易,至今已有42年历史,加工贸易相关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快速发展。多年来,广东省大量引进外资,积极拓宽国际市场,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连续三十多年成为全国外贸强省第一名。 对外贸易在广东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从数据和资料中可以看到广东省多年来一直稳居国内出口大省第一位,出口总额远超第二名,多年来比排名第二位的省市要高出1万多亿。 截止目前,广东省的出口贸易有着特有的特点:
一、以机电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加工的产品附加值在不断提升。 广东省在加工贸易的初期,主要加工和生产玩具、制鞋、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近几年,出口产品不断向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延伸。由3.3 可以看出,广东省机电产品占总出口额的??,说明广东省出口产品的技术上升,加工的产品附加值在不断提升,正在努力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优化。 定义:贸易方式一般可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一般贸易指在一国或地区有进出 口经营权的各类公司、企业单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 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其交易的货物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口货物。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 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②
二、主要集中在珠三角 改革开放 42年以来,珠三角地区承接了广东省大部分的加工贸易企业,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由于运输成本高、基础设施不完备、劳动生产率低等因素使得这些非珠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发展一直落后。2018 年,珠三角地区的深圳、东莞、广州和珠海四市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为 1666.7 亿美元、999.6 亿美元、464.2 亿美元、184.3 美元,仅这四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就占到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 60%以上,由此可见,广东省加工贸易区域分布过于集中,这种局面降低了各地区的资源使用效率。珠三角地区的加工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导致劳动力、土地、水电等资源的供给难以长久支持且对珠三角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也造成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大量闲置的劳动力、大面积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其作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近几年,珠三角地区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能够赚取的利润越来越少,而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劳动力价格低、自然资源丰富。因此,为了降低成本,利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大量闲置的土地资源,广东省政府应该引导珠三角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 深圳并汕头、大港澳湾区
三、民营经济和外商经济为主导,外贸经济活跃。 自2018年起,广东省的民营企业出口占比重首次超外商投资企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逐年下滑。在这时有必要申明一下的,在广东省的外商投资经济中,60%以上的企业是来源于香港注册的,其公司的本质是广东人或者企业家在香港注册公司,其经营的主体、经营地址、主要公司职员等都是在珠三角附近。因为香港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有国际市场广阔、容易吸引国外投资、香港城市的国际声誉高、公司税率低等优惠。许多外贸企业在香港设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在珠三角办厂、办企业,再将加工好的产品出口到实际控制的注册在香港的另一个公司,方便办理出口退税等,或者通过香港公司进口到国内享受进口关税优惠。 国内自2018年起出台了积极的的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深化的“放管服”改革和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负担,激发了企业在内地注册的动力,同时也有国内制造大城深圳、广州、东莞在国际上逐步建立声名等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生”在中国,“长”在中国。 需要的数据:广东省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情况!!! 四、广东省来料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在不断地下降,与此同时,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中,进料加工所占据的百分比不断上升。 五、粗放型增长 从广东省出口产品结构来看,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广东省外贸出口主力。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是广东省的主要出口产品,如零部件、服装、家具、鞋类、纺织类产品等。这与广东省“制造大省”的特征有较大的关联。但是,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整体上还处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近几年,广东省加工贸易所遭遇的“两个转移”不断加深,第一个转移就是:中国的加工贸易份额正在向一些生产成本低、资源较丰富 的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第二个转移便是:广东省的加工贸易份额也正在向国内其他省份转移。 广东省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加工贸易产生的,虽然近几 年广东省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有所下滑,但是,其在广东省的总贸易额中仍然占 据着较大的比重。所以,今后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趋势会对整个广东省 的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推动其转型升级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 广东省加工贸易如果能够成功转型升级,其生产产品的附加值就会增加,能够留 在国内的利润也会相应的增加,同时必然也会带动与加工贸易产业相关产业的发 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广东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广东省是我国的进出口大省, 同时也是我国的经济强省,所以。它的发展势必会对我国其他省份的的经济增长 起到一定的带动与示范作用,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促进转型升级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篇文章首先对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 四、A公司案例: 笔者工作所在的企业A位于广州市,始建于1998年,是一家集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专业书包、电脑包、女包、手机套、平板电脑套生产企业,通过了ISO90001的认证,接受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产品99%销往国外,在2018年被评为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工厂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拥有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企业的生产宗旨是“品质优良、产量稳定、价格合理、交货准时”;由于我们在款式和技术上不断创新,在服务上不断完善,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我们愿与广大新老客户一起努力,共创美好明天。
A公司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升级转型的内容有 1. 公司申请了各种专利 2. 产品升级:附加值提升 3. 劳动力成本优势:引进高端自动化设备 同时存在的不足的地方: 1. 企业家精神 2.缺乏企业文化 结合前面的理论,想参照以下的八个模式写A公司案例 要向老师请教问题: 1,之前提交的论文开题报告可否改?现在的初稿与开题报告有较大出入。 2,论文是否必须有如下的本论文思维导图? 3,因为写的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相关的,想请问那些浅显的概念要做个定义吗?比如什么是加工贸易,什么是一般贸易,什么是转型,什么是升级,还有一些新出来的名词? 4,定义一般要放在哪个位置?是开篇还是理论部分之后? 5,因为有关外贸的数据基本是稳步上升的,我的很多数据只引用了近三年的,是否会太薄弱?是否需要多增加几年的数据或者比例数据? 6,前面介绍基本情况的部分分别说了全国和广东省的情况,加上表格又多,整篇文章显得头重脚轻。我把广东省的情况放到第三章做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分析了,这样可否? 7,引用要求最近5年以内的论文,那引用2015年之前的论文可否?因为文章内的一些思路确实是受了一些2015年之前的论文的启发。 8,我论文的理论指导大多用的是贸易类相关的理论,从老师的专业程度上讲,是否会与MBA期间所学的“高大上”的理论不太相符?有点担心答辩时老师质疑我论文low。 目前论文主体的结构: 1、总体:中国出口贸易现状——广东出口贸易现状——民营企业所占的比重及现状(数据来源,2017~2019海关+广东年鉴) 2、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后面写实践指导依照约翰·汉弗莱和休伯特·施密茨于 2002 年提出了四步升级企业价值链的方法)、波特的五力模型、微笑曲线,杨小凯的内生比较优势和梯度转移理论(中国未来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向) 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具体的现状,原因分析,内外部条件) 4、A公司案例分析(目前A公司具体做了8个升级模式中的其中3个) 5、附有原先的开题报告 一、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 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至今41年有余,我国的加工贸易稳步发展,出口贸易额逐年增加。加入WTO,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有了极大的推动。自2012年起,我国的贸易额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进出口总额国家。2012年到2019年之间,除了2015年、2016年因?、影响略为下降,其余年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上升,外贸结构有优化,质量效益得以提高,外贸质量发展稳步提升中。 近三年的进出口数据在如下表格中:
数据来源:海关数据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数据整理 备注:*一带一路国家是指沿线经过65个国家,包括东盟12国、西亚18国、南亚8国、中亚5国、独联体7国和中东欧16国。其中部分国家已包含在欧盟东盟中。在此列出数据是要显示中国倡导一带一路战略所带来的新经济的增长方向。截至 2020年1月底,已有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200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 (数据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www.yidaiyilu.gov.cn/info/iList.jsp?tm_id=126&cat_id=10122&info_id=77298 2018、2019年我国出口商品总值前10名分别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手持无线电话机及其零件,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集成电路,*农产品,家具及其零件,钢材,占据了全年出口总额87%,出口商品总值前20名占全年出口总额的97%以上。通过分析和总结,我们的贸易呈现以下的特点:
通过数据整理可总结出我国外贸近几年来的基本情况呈现几个特点:(还需填充内容) 一,进出口的规模逐年增加,出口大于进口,一直保持贸易顺差。 二,主要的贸易伙伴位次发生变化,东盟上升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下降为第三位。 三,贸易结构不断估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量和比重均提升。2019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8.61万亿元,增长5.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9%,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7.8%;进口8.66万亿元,增长3.1%。加工贸易进出口7.95万亿元,下降5.1%,占25.2%。 四,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成为主体,超过了外商在华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中国投资者与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者由外国投资者单独投资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资企业、外商投资合伙(标在当页底部) 五,产品出口仍以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将“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中第61章、65章、82-85章以及894章的工业制成品归入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包括纺织品、服装、鞋类、皮革制品、家具、玩具、箱包等轻工业品(UNCTAD,2002)——放在当页的底部备注中。 我国外贸发展长驱势态下,也存在着隐忧,包括有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比如2020年的黑天鹅事件:牵动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迷漫导致的全球经济暂时低迷),某些国家的实行贸易保护主义(2019年中美贸易额下降到第三位是美国开启贸易保护的最佳佐证),单边主义抬头,同时预计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的GDP增长速度在近几年处于数值下降中,跨国贸易和投资都受到负面影响。 同时也应看到,中国的宏观和微观方面都积极推进对外贸易不断发展,首先是以党的坚强领导,政府倡导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对于外贸业务贯彻落实稳外贸、稳外资等“六稳”要求,积极倡导“一带一路”政策,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逐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外贸在数量和质量稳步发展。其次,从政府到企业、从单位到个人对中国经济的长期稳中向好的基本趋势预期没有改变,全国上下一条心,国内生产总值仍保持较快增长,GDP增速领先于世界其它的主要经济强国。其三是我国已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技术,经济整体韧性强,工业体系完备,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其四是我国市场主体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外贸业务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2019年实际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外贸企业超过49.9万家,为全球居民提供产品和服务。其五是不断增多的贸易伙伴国为中国出口创造了更多的产品需求,除了以往的前四大贸易伙伴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经济市场成为了中国贸易的新增长点。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基础 1 比较优势理论 1815 年工业资产阶级占据统治优势,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土地贵族阶级的私利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自由贸易需要理论的支撑,在此基础下,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应运而生。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是因为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生产技术,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不同就会导致不同国家间的劳动生产率有所不同,而不同国家间的劳动成产率不同就会导致生产成本有所差异。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每个国家都应该依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和出口那些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自己具“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为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较劣势是缺乏资金、技术、品牌、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等,因此,发展加工贸易可以充分的利用我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并从国际分工中获得贸易利益。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不同,导致参与加工贸易产品生产的阶段不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力资源丰富,使得我国参与加工贸易产品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这一阶段,而发达国家利用其自身的资金,生产产品的先进技术,其独有的产品品牌,企业的管理方法和销售渠道等比较优势参与加工贸易产品生产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环节。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大力的鼓励发展加工贸易是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的,加工贸易的大力发展使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同时从中获得了贸易利益。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资源、禀赋、技术都处于绝对劣势,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原则。出口一国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一国或地区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那么一国或地区就能从对外贸易中学习贸易伙伴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改善一国或地区的贸易条件,推动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 要素禀赋理论 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赫克歇尔-俄林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对对外贸易进行分析,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应该密集使用一国或地区的丰富资源进行生产并出口其它国家,而对于那些主要运用一国或地区稀少资源进行生产的产品,应该通过从其它国家进口,即积极利用一国或地区优势资源出口,减少生产一国或地区的稀缺资源从而与其它国家进行对外贸易。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广东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毗邻港澳台、劳动力成本低廉等优势使广东对外贸易在劳动力资源上占据有利地位,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将生产过程中的加工组装环节迁往广东,也决定了广东对外贸易产品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加快了广东对外贸易发展的步伐,但因为企业过于注重加工组装环节,忽视了自主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形成了广东对外贸易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的局面。同时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日渐上升,广东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竞争力逐渐下降,使得这些因素制约着广东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进一步发展。 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该理论重点分析了一个国家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如何获得竞争优势并在国 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波特(2007)指出,并非如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 论所说,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 地位。国际贸易竞争中优势地位的获得,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具备的不断进行 产业创新和升级改造的能力决定的,对这些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众多 因素进行总结分类,可以得知一个国家或地区优势地位的获取由以下两方面决定:生产要素方面及相关和支持产业方面。 4.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每一个生产厂商都是从事产品设计、研发、加工、销售、发货和辅助其产品的产成过程中进行一系列活动的集合体。以上所提到的这些活动又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一个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要进行很多与产品生产相关联的活动,而所有这些活动又可划分为两类,即基本活动和辅助类的活动,其中基本活动包含了内部后勤作业、生产作业、外部后勤作业、市场以及销售、服务等一系列活动;而辅助类活动则包括了采购、技术研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基建建设等。如果将整个价值链的范围扩大,即在全球范围内考察的话,那么就形成了“全球价发展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广东省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向我国相对更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迁移,这进一步带动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加工业贸易的发展。 5. 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最初是由生命周期理论演变过来的。生命周期理论由弗农提 出,该理论提出,在工业生产中,各个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的工业产成品,都是处 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每个产品都会经历四个阶段,即最初的创新,进一 步的发展,技术成熟稳定,以及最后走向衰退的四个阶段。而梯度转移理论提出, 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由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决定的,而一个地 区的经济部门又决定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就 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个国家(地区)的主导产业处在整个产业链的创新阶段,则该区域毫无疑问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那么该区域则为理论中的高梯度区域。该理论提出,创新活动对区域所处的梯度层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活动往往都发生在高梯度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周期在不断变化,生产活动的转移,使发达国家(地区)带动不发达国家(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补充产品生命周期图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广东省利用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大力的承接亚洲四小龙转移过来的产业,极大的发展了加工贸易。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广东省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广东省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将是最优的选择。广东省从事加工贸易几十年间,汇聚了丰厚的人力和资本资源,但是从整体来看,广东省大多数的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比较低,都是借鉴海外已经成熟的技术来进行加工制造,并且生产出来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有地导致其所带来的贸易利润较少,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现状,广东省的加工贸易企业应该向一些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靠拢,产业转变需要一定的产业 二、 广东省出口外贸情况及贸易加工企业转型的必要 二、广东省贸易情况分析
本类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