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笔者在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整理访谈资料后,可以更加设身处地的了解教师职业背后的辛酸和艰苦,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责任的重大,只有保全了教育者的利益和权利,以及他们在这个大环境下的主体地位和价值,才能更有效的实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一、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设计
(一)扎根理论的缘起和运用
扎根理论的形成有着独特的学术渊源和根基。扎根理论的发现是来自于格拉斯(Glaser)和特劳斯(Strauss)两人关于医务人员对去世病人处理的观察。①此后在1965年期间,斯特劳斯首次把扎根理论运用到死亡问题上面,并在1967年,与学者格拉斯在《扎根理论的发现:质化研究策略》中以经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将扎根理论推上了学术界的历史舞台。有的学者运用扎根理论来分析社会文化和人的行为特征。②Karen等人运用扎根理论来治愈人类的心理疾病问题。③扎根理论基于芝加哥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双重学术基因保障,使得扎根理论成为了质性研究方法中科学性最强的方法之一。④这个方法的形成关乎两方面的理论思想: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解决问题中生成方法;另一个来自芝加哥社会学派,该学派注重社会的变迁和人行动间的彼此关系,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变化。学者卡麦兹深受建构主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型扎根理论。⑤相较于国外,我国学术界对扎根理论的分析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国内关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最早出自陈向明在发表的关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文章。⑥文中主要介绍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和具体资料的收集以及对资料整理的具体操作程序。扎根理论是由徐宗国引进过来的,在国内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包括赵杨关于微博群体行为分类表型研究⑦、王思洁的情报领域⑧研究都运用了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的宗旨是主动建构理论,是要在深入情境中的原始资料基础上“发展新理论”但是理论的建构不能脱离实际生活,也不能过于宽泛和宏大。扎根理论强调,研究者不能事先设定研究假设,而要直接从原始材料进行归纳分析,从下往上的归纳过程中生成理论,形成的理论以事实为依据,经得起推敲。扎根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原始资料,是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新概念,然后通过整合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
............................
(二)研究对象和资料的收集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主张深入到研究对象真实的生活背景中,主要以深度访谈和非参与观察具体的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此次研究的材料共收集了15名中学教师的语音和文字材料,每位教师访谈时控制在20-30分钟,最后便把语音文件逐字逐句整理成文档资料以便储存,这部分资料将成为研究的主要资料,共计22500字的转录文字。受访者的基本情况会在接下来的内容里面进行详细的说明。访谈提纲的形成则经过了三个步骤:第一,参考已有文献中关于研究问题的访谈提纲;第二,根据研究需要,形成自编的初步访谈提纲;第三,在正式访谈前,研究者事先对2名教师进行了预防谈,了解到访谈提纲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加以修改进而形成正式的访谈提纲。除了访谈材料外,还结合网站文献获取了大量的资料,这些材料将成为研究的重要补充材料。
选择重庆市H镇G中学的中学教师作为扎根理论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市H镇G中学是重庆市重点中学之一,以高中为主,兼设初中和小学的学校,G中学诞生于1870年,从义塾到书院再到如今的中学,这所百年老校在历史前行的车轮下记录着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缩影,也在不断的探索、跨越中,蜕变为一所办学基础坚实、教育特色鲜明,享有良好声誉的中学。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人才辈出。教师们凭着专业素质过硬、无私的奉献精神、积极的工作态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通过与母校老师联系,研究者初步确定了研究参与者,随后通过电话进行了沟通,在征得同意后,共对G中学的15名中学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利用录音设备进行了录音。为了保护受访者信息,对于受访者资料都用序号进行代替,研究参与者基本资料如下:
教育管理论文参考
教育管理论文参考
........................................
二、中学教师非教学任务主体减负机制
(一)中学教师非教学任务表现形式
根据从访谈材料中所抽取的信息可知,我们教师所承担的非教学任务有很多种类,不同的任务负担给予教师不同的影响,所以针对教师面临的负担种类进行详细区分,以便更深层次的了解教师,更好的解决教师负担过重的现象。中学教师非教学任务的表现形式是减负机制形成的基础条件,教师负担存在主观性,正是对于中学教师任务的分析,才能找出明确的引发教师负担的原因,才能形成主体减负机制。
1.强制性的非教学任务
强制性是指其依据是法律或行政法规,必需贯彻执行的一种属性。教师这个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存在着很多不可抗力的因素,由于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人存在着很多不可控制的变量,很多时候是不能够预料和把控的,所以在身处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位置的教师,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那是其它行业所不能比拟的。 教师不仅要遵循国家政策和上级部门所规定的教师职业所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还要承担来自学校这个团体中,学校领导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大量的非教学任务,但这些与教学无关的任务的确是教师不得不承担,尚且不能拒绝的任务,即上级部门安排的各种检查、会与分摊到教师头上,这种来自上级领导强制性要求承担的任务,我们称为“强制性的非教学任务”。
2.竞争性的非教学任务
竞争是一种个体的心理活动,多以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想要战胜对手,取得胜利的心理活动。教师行业虽然从性质上属于服务业,但是它是特殊的服务业,既然是产业,那就存在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法则。从研究发现教师除了沉浸于教学负担中苦不堪言同时也深受竞争压力之苦。教师竞争的具体表现为学生成绩的变化、班级团队的建设和个人发展的诉求而付出的代价。在现有的教学体制下,竞争是实现教育发展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R教师回忆说“学校之间排名竞争,学校领导就把压力强加到教师身上,规定每次考试必须要多少学生上榜。”同样的M教师也表示“学校对成绩有要求,教师心理就要承受很多压力,学生素质不高,教师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学校安排很多杂事,继续教育学分每年要达到要求才能合格,然后才能评职称,每年都要审核”,这些非教学任务负担,都是由于教师深处于社会竞争法则体系下所产生的,适者生存,只有适应社会的规则,才能不被社会进步的潮流所摒弃。
...............................
(二)中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形成路径
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建立减负机制,首先从研究对象着手,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发现中学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表现各异,这就意味着中学教师非教学任务的形成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是社会、家庭、教师几个方面共同引发的结果中学教师非教学任务负担的形成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的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所导致的。但是各学者在研究中各自侧重不同,通过研究表明,比较认同的包括外部形成路径和内部形成路径。外部形成路径包括职业光环、重要他人、社会因素;内部形成路径涉及教师性格特征、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认知、自我存在感、职业倦怠等几个方面。教师非教学任务形成路径是教师“乏”和“进”预测结果形成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些因果条件的浮现,才能预测到教师减负的结果。
1.外部生成路径
⑴职业光环
教育行业是备受瞩目的行业,而学校作为教学最重要的场所,理所应当就会受到社会各层次的关注。教师在社会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关系到教育的发展,国家的地位。从我国古代到现代有着大批的优秀教师榜样,教师这一职业始终被大众所“崇拜、敬仰”,正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教师同时承担的压力也是等价的。在访谈中,J教师表示说“教师一直是自己喜欢的行业,读书的时候就觉得老师很伟大,有假期很轻松,当上老师以后才发现教师这个行业不只是表明上那么简单,身边很多朋友都羡慕自己找了好的工作,亲人们对我的工作赞不绝口。”其实中间的辛苦只有教师自己知道。”从古至今赞誉教师的诗词句也不计其数,教师的形象是伟大圣洁的,在社会人的眼中,教师是神圣的职业,犹如天上的神佛不容侵犯,充满了敬畏之心。以至于和教师相关的所有行为活动都被打上神圣的光环。世人在赋予了教师那么多的职业光环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相应的责任和压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就是这个道理。T教师访谈中提到“长期的劳累和压力让他前不久还去专门咨询了市中心医院的神经科医生。”虽然孔子时代就提倡“有教无类”,但现实的残酷让她感到几乎喘不过气来。由于家长的娇惯,孤傲、娇气、攀比等性格在一些孩子身上显得很突出,课堂上随意顶撞老师,谩骂老师时有发生。更让她感到难受的是,学生总认为自己就是上帝,一些学生家长也持同样的看法,“我出了学费,你当老师就是为我孩子服务的。”教师往往因为职业光环而深受其影响,教师职业对个体造成的巨大影响是职业外在表征逐渐深化的过程。
教育管理论文怎么写
教育管理论文怎么写
............................
三、中学教师非教学任务情境减负机制 ..................................... 37
(一)中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减负路径干预性条件 ............................... 37
1.社会阶层过高期待 ..................................................... 37
2.教师社会地位失衡 ..................................................... 38
四、结论与讨论 ......................................... 49
(一)干预性条件触发的减负意识 ......................................... 49
⒈职业特殊性引发减负意识 ............................................... 50
⒉认知落差生成减负意识 ................................................. 50
结语 ................................... 55
(一)研究展望 ...................................... 55
(二)研究不足 ............................. 56
四、结论与讨论
(一)干预性条件触发的减负意识
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指导,构建了中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减负机制,减负机制包括主体减负机制和情境减负机制。从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减负机制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发展系统,而是教师减负情境、减负路径、减负干预条件、减负实施策略等因素共同交叉作用的过程。教师非教学任务分类表现形式作为减负基础引发了减负形成路径的出现,减负形成路径帮助减负操作依据确定了以减负内容,减负重点和减负程序为核心的减负具体的操作侧重点,主体减负机制作为情境减负机制的先决条件,而情境减负机制则是主体减负机制的保障。情境减负机制的干预性条件与主体减负机制的非教学任务表现形式、减负形成路径呈现相关性,而减负干预性条件的形成直接影响减负实施的策略和减负机制的运行,减负实施的结果会受到主体和情境减负机制合并的完整减负机制的总体支配,减负机制决定减负实施 “乏”的结果和“进”的结果。而预测结果的形成又会作为特定的现象引发一系列教师非教学任务问题的出现。总体来说,教师减负机制的形成是由质变到量变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延续性的过程。在机制阐释之后,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种现象深究其中的原因,教师非教学任务减负机制的实现与减负意识、减负的核心还有减负的现实性息息相关。负担本身就是依赖于特定情境下个体所产生的主观体验,不同的人对负担有不同的认知,所以针对负担所引发的减负意识、减负核心内容以及减负现实性都基于个体对负担的主观意识产生不同的认知。希望通过对减负机制的讨论引起各阶层人士更多的思考
减负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旧话题,国家最开始提出减负是为了减去中小学生课业的负担,对于中小学生课业减负国家、地方各级部分都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未曾想到, “减负”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以至于减负的话题被暂时搁置。直到最近几年,“减负”话题又重新登上历史舞台,这表明“减负”又被重新认识。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造成个体负担过重的现象是多方因素造成的,只依靠其中的一方是不能解决多方问题的。从20世纪从70年代开始,“减负”的对象就发生了变化,由学生转变为教师,学界对教师压力的关注与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为什么短短几年的时间,教师减负话题就引发了国家领导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这表明在之前对于教师“减负”问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且负担本身就是一个立足于个体主观感受的词语,对于负担的认知存在个体差异性,以至于对于“减负”的认识同样存在差异性。
...................................
结语
(一)研究展望
目前,国内外关于学生和教师的负担研究多不胜数,大多数研究都从学生和教师负担的现状、成因以及减负对策着手,大致都是站在研究者自身的经验角度出发就得出研究结果,而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构建减负机制的研究寥寥无几。相对于已有研究运用的各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研究结论,扎根理论不仅作为宏观方法论为研究结论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承担研究设计思路指导研究过程。对于教师负担的研究本是基于受访者个人对于负担的主观认知和体验,针对受访者在情境中对于负担的理解,运用扎根理论主观构建理论意义的研究范式,通过深入受访对象,站在受访者角度,基于负担的主观性,对教师非教学任务进行了强制性、竞争性、过度性以及依附性等非教学任务的分类,然后根据分类形式,找到了基于主观性认知的内外部形成路径,并确定了主体的减负内容、减负重点和减负程序,建立了主体减负机制,然后为了实现减负机制的全面性,在主体减负机制基础上,然后考虑到负担是基于一定情境才产生的,根据情境的影响,找到了社会各阶层过高期待、教师社会地位失衡、传统思想的固化、教师劳动生产特性等减负干预性条件,然后根据干预性条件寻求了以社会各阶层提供情感认可、国家提供经济保障、学校营造适合的工作环境和“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个人坚定职业信念、加强个人反思等几个层面为主要内容的减负策略,最终得出“乏”和“进”的预测结果。对于教师负担研究,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教师非教学任务减负机制结合了主观感受和客观情境,研究结果更加全面。希望此次研究的结果能够更加具有深度更加使人信服,对于目前教师减负的相关研究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创新思路。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