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本文结合我国纺织业的债务规模结构和偿债能力现状来看,我国纺织企业的债务规模不高,处于合理阈值范围内。从企业风险承担的角度看,纺织企业的债务融资具有“区间效应”,适当的债务融资有利于纺织企业的风险承担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在此区间内,税盾效应和杠杆效应对偿债能力发挥正向作用,债务融资降低了纺织企业融资成本,使纺织企业通过举债的方式扩大再生产。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作为我国传统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纺织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维持社会安定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国家“十四五”产业规划、“一带一路”发展布局以及“中国制造 2025”战略部署,可以发现都对纺织业提出了适应新经济、新常态的新要求。作为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其可持续性发展经营的要求显著提高。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我国纺织在西汉时代通过丝绸之路为全球经济发展和文化沟通做出了积极贡献。从现状来说,我国的纺织业从领先世界再到现在的落后,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就国际形式来说,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最大的国家,在中美贸易战的情况下,受到的影响也是较大的。就国内来说,制造业整体不景气,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更是雪上加霜。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在经济转型背景下,纺织业进行产业升级转换,迈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关键之年。在保持内需的前提下,扩大纺织业产品的出口,积极探索新的渠道,向纺织业国际化加大迈进步伐。在三去一降一补的大背景下,不断深入推进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需要注意杠杆率水平、优化债务结构,这不仅仅是贯彻落实国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任务的应有之义,更是推动纺织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转型升级,全国加快去杠杆的背景下,加之全球经济下行,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约束我国纺织业发展的关键原因,其发展环境不容乐观,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着各类风险因素的冲击。在老年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纺织业劳动力人口短缺,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加之外部环境不确定,新冠疫情对出口的不利影响,纺织业的成本不断提高,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亏损严重,最后被迫倒闭,目前还存活着的纺织企业也不得不通过消减产能来维持发展。根据 2020 年 8 月发布的 2020 年上半年纺织行业杠杆率分析报告,纺织行业 2020 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在 60%以下,对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大多数企业来说,资产负债率较 2019 年同期持平或略有下调,运营风险总体可控。但需注意到纺织企业受到了疫情的冲击,其融资目的不同于过去的长期生产经营目标,而是为了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如支付职工薪酬等,提示了一定程度的流动性风险。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举债经营是企业寻求发展常用的融资手段,但融资贵且难的问题制约着纺织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纺织企业的杠杆率明显下降,但是其偿债能力并不强劲。较低的负债率不一定能有较高的偿债能力,过于保守的经营方式可能使得企业错失发展良机、难以为继、无力角逐。本文以企业债务结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并据此提出假设,以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现状和偿债能力的情况为出发点,探究纺织企业选择债务结构的原因以及偿债能力不强劲的原因,通过实证从债务的规模结构、期限结构和来源结构来研究其对偿债能力的影响程度,期望能从债务结构调整方面给纺织企业提升偿债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1.2.2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
从理论来说,有关债务结构的理论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实证分析也能为企业融资制定策略提供依据。不同于以往学者研究债务结构的影响因素,或者以债务结构作为解释变量用以研究企业的经营绩效或公司价值,本文探讨的是债务结构如何影响偿债能力,为这一类研究提供纺织行业的实证证据。
(2)现实意义
从现实来说,则有如下两点。第一,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居民金融素养的提升,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偿债能力成为了重点关注项目之一,不少学者都着力构建更为完善的偿债能力指标体系。一些学者对偿债能力的指标提出了优化建议,但是在文献中未能将其观点进行实证研究和具体分析,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对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进行了优化,进一步完善了对偿债能力研究。第二,本文考虑到纺织行业债务结构和偿债能力的现状,选择纺织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纺织行业的债务结构和偿债能力的特点选取指标来研究债务结构,用计量模型为我国纺织企业制定债务融资策略提供参考,期望能对于其走出困境,提高偿债能力,规避负债经营的风险,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巩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企业价值具有一定的意义。
..............................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概念界定
2.1.1 纺织行业上市公司
根据CSMAR数据库的行业分类标准所筛选出来的纺织业上市公司仅有三十三家。考虑到《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9版)》企业绩效标准值的评定准则,即纺织工业和纺织服装业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为了提高研究的合理及准确性,本文将CSMAR数据库中的纺织业和服装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2.1.2 企业债务结构
债务筹资的结构主要是从规模结构、期限结构、来源结构、布置结构、优先结构进行划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对于债务优先结构和布置结构的信息披露不完全,本文在此不做讨论,仅从规模结构、期限结构和来源结构来分析企业的债务结构。
(1)债务规模结构也即债务总水平,本文用净负债率表示,是指公司的有息负债减去货币资金后对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净负债率比资产负债率更能明确反映公司对权益融资和债务性融资的偏好程度以及财务杠杆的效果。
(2)债务期限结构是指公司债务中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短期负债通常等同于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主要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不等同于非流动负债。
3)根据负债资本的来源不同,债务可以分为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企业债券等。特别说明,由于我国债券市场还在发展中,样本纺织企业发行的公司债券占总负债的比例很少,而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是我国纺织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因此,本文主要从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两个方面探讨债务来源结构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经济管理论文怎么写
经济管理论文怎么写
.............................
2.2 理论基础
2.2.1 债务结构的相关理论
假说债务融资结构实际上是伴随着资本结构理论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理论分支[24]。早期的经典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是MM理论和权衡理论。MM理论认为完全举债经营的企业拥有的资本结构是最优的,而且长期借款偿还期限较长、利率较高,具有节税效应,可助力公司发展。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存在一个最优的负债水平,使得企业从负债的税盾效应受益。随后信息不对称理论被提出,研究重点从此发生了转变,该理论可以作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与新资本结构理论的分水岭,代表性的理论假说如下。
(1)代理成本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现代企业两种通常都存在着的冲突之一就是由负债融资引起的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引发了负债融资的代理成本[5]。对债权人而言,企业经营良好是资金安全性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债权人必定会监督经营者,这就使得股东对管理者的监督成本降低;对管理者而言,举债经营的风险性给他们增加了还债压力,这种压力具有紧迫感,逼迫管理者加强自律性,债务又使得管理者和公司的利益捆绑,管理者不得不加强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谨慎投资、稳健经营、从而提升经济效益,改善公司治理。
(2)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在高度信息不对称度的资本市场上,融资次序越靠后,传递的消极信号越强烈,比起传递消极信号的长期债务,企业更偏好于短期债务[72]。Leland和Pyle(1977)认为借贷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在非对称信息理论模型下,银行借款和其他非公开债务传递了有关公司价值的积极信号,可以降低公开债务的逆向选择成本[73]。
(3)税收理论
债务期限结构的税收理论伴随债务的税盾效应而来。Scholes(1992)[74]和Kane(1985)[75]分别从边际税率和有效税率的角度认为长期债务能更好的发挥税盾效应。Brick和Ravid(2012)则在理论模型中引入了税收和利率,证明了在利率不确定的情况下,长期债务的避税效应更明显,因此企业更偏好使用长期债务融资[76]。
..........................
3 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及偿债能力现状分析......................17
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17
3.2 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债务结构现状........................................17
3.2.1 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债务规模结构变动情况...........................17
3.2.2 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变动情况.............................17
4 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债务结构对偿债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21
4.1 实证研究设计...........................21
4.1.1 变量选取...................................21
4.1.2 模型建立......................................22
5 结论与建议..................................33
5.1 结论......................................33
5.1.1 债务规模结构对偿债能力影响的实证结论..............................33
5.1.2 债务期限结构对偿债能力影响的实证结论.............................33
4 纺织业上市公司债务结构对偿债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研究设计
4.1.1 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
由第三章可知,仅使用单一的指标有所偏颇,不能较好的衡量企业的综合偿债能力。通过对纺织行业经营现状的的观察,发现该行业存在着库存多、盈利弱、现金流多、可用资产少的特点。因此,在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选取上,本文主要倾向于选择既有纺织行业特点又能反映综合偿债能力的指标。本文通过对相关财务知识进行细分,结合前人研究所得的结论,考虑持续经营的原则,选取了12个指标构建偿债能力指标体系。短期方面,选择了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静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动态指标有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长期方面可分为四个模块:资产规模,指标有有形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权益比率;盈利能力,指标有利息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现金流量,指标有EBITDA/带息债务、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营运能力,指标有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对偿债能力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偿债能力综合指数,将这一综合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
经济管理论文参考
经济管理论文参考
..........................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债务规模结构对偿债能力影响的实证结论
结合我国纺织业的债务规模结构和偿债能力现状来看,我国纺织企业的债务规模不高,处于合理阈值范围内。从企业风险承担的角度看,纺织企业的债务融资具有“区间效应”,适当的债务融资有利于纺织企业的风险承担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在此区间内,税盾效应和杠杆效应对偿债能力发挥正向作用,债务融资降低了纺织企业融资成本,使纺织企业通过举债的方式扩大再生产。从代理成本的角度看,企业管理者迫于破产压力不得不保证企业稳健经营,从而降低了纺织企业的代理成本。倘若不在合理阈值范围内,过低的负债比率说明企业经营过于保守,影响纺织企业长足发展,过高的负债比率会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偿债能力降低。从投资行为的角度看,联想到纺织企业现金流充足的情况,可说明现有债务规模结构有效抑制了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
5.1.2 债务期限结构对偿债能力影响的实证结论
从债务期限的角度来看,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都对偿债能力有负面效应,相较之下,长期负债的负面效应略高于短期负债。从风险承担的角度看,长期债务可能导致的资产替代风险和短期债务所承受的流动性压力都使得纺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上升,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偿债能力,这可以说明纺织企业的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都对偿债能力有负面效应的原因。从代理成本角度来看,我国纺织业长期负债的代理成本较高,并且难以在市场上获得长期负债或者只能以较高的融资成本获得长期负债,一定程度上促使纺织企业的债务期限偏向于短期。与短期债务相比,代理成本和融资成本更高的长期债务对偿债能力的负面效应更大。从投资行为的角度看,结合现金流充沛的资金现状,说明长期债务没有刺激过度投资,短期债务抑制了过度投资而没有抑制投资不足,纺织企业并没有充分利用短期债务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纺织企业来说,过度依赖短期杠杆率的经营模式也不利于分散债务风险,应当适当增加长期债务的融资比例,合理均衡的配置债务期限结构,充分的利用现金流进行投资活动,提升企业盈收获利水平,巩固提升债务偿还的收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