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体育论文,笔者认为加强对群众体育领域研究,避免发展不均衡;增加对国外优秀运动员,运动损伤与保健,裁判员选题研研究;开拓更多更新的研究方法;提高查阅和利用文献信息能力。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近年来,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影响的逐渐增大,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 年起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四年保持双数增长。2020 年教育部计划扩招 18.9 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的招生规模。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此外《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1]提出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产学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由此可见,保证研究生“质量”是时代的需求。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的学术成果,是研究生培养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毕业的必备条件。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工作的开端,没有确定的题目,撰写论文的工作就无法启动。好的选题不仅标志着论文撰写的开始,同时还在某种程度上展示论文的写作目的、写作主题,让读者对论文有一个初步里了解。对于学位论文来说,只有科学合理的选题才能够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找出具有重要意义并十分关键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硕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种,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是体育学硕重要专业,支撑体育院系的建设和发展,为体育教育师资力量和体育科研输送了大批人才,为提高教育水平、科学研究、训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田径方向是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对有关田径方向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行分析,能够从某种程度上了解有关田径方向的热点问题和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上以“田径论文选题”为关键词检索发现,近几年我国学者缺少对我国体育院校有关田径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整体梳理概括。最新的一篇于2016 年发布,且许多学者的选取的研究范围也仅限于某个省,或某个学校。基于此,本文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近三年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选题为研究对象、对选题选题的来源单位层次、概貌、特征、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以后有关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提供参考依据。
............................
1.2 文献综述
1.2.1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现状
论文选题是撰写论文的首要步骤,优秀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目前,我国研究者、专家们对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以“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网,发现从 1984年——2019 年相关文章共 98 篇。通过对这 98 篇文献阅读梳理,发现我国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研究涉及多个专业,如:
化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华南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1],提出工科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大致分为 3 种类型: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开发性研究工作,生产实际中急待解决的某些关键技术。此外,华南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还对导师和学生提供了选题时的建议。
中医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魏魁显[2]在《 中医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刍议》一文中从选题的重要性,选题的特点,选题的原则,选题中导师的作用,以及专家论证选题的必要性,五个方面,对中医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论文选题的不足提供了参考建议。
建筑学研究生论文的选题研究,童淑媛[3]在《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问题的思考》发现其选题角度较狭窄,选题偏向理论,忽略实践,需要接触各种类型的实际设计项目,培养宏观视角,注重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题目。
经济法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卢代富[4]对经济法学硕士学位选题分析并提出了以下建议:1 建立导师组制度 2 尽早开展选题规划工作 3 导师组及时向学生推荐可选论题,4 组织学生读书小组 5 举办经验交流会 6 充分利用网络渠道 7 开展学生课题研究计划 8 提倡调查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 2017-2019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有关田径方向研究生论文选题的现状,探讨其选题特征。
体育论文怎么写
体育论文怎么写
.................................
.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和写作的要求,围绕本文的研究内容,通过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中国知网以“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为关键词下载相关文献资料,阅读了有关的 47 多篇文献资料,为选题提供理论依据,此外还以不同学位授予单位检索,收集 249 篇近三年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硕士学位论文,作为文章的数据来源。
2.2.2 数理统计法
利用 Excel 对2017-2019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研究生硕士论文选题共 249 篇的各项相关数据进行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统计。
2.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方法,对 2017-2019 年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硕士学位论文基本情况、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并对进行综合的评价。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8
3.1 2017-2019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基本情况分析 .................... 8
3.1.1 2017-2019 有关田径方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和年代分布分析 ..... 8
3.1.2 2017-2019 有关田径方向硕士学位论文来源单位层次分析 ............. 9
4 结论与建议 .................................. 35
4.1 结论 .............................. 35
4.2 建议 ............................... 36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2017-2019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基本情况分析
3.1.1 2017-2019 有关田径方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和年代分布分析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研究生论文选题数量和年代分布分析,是对近三年有关田径方向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数量和年份的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每一年的论文总数量变化,以及随着年份递增论文数量变化情况。可以把握近三年有关田径方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每年总体数量的动态变化。表 1 是 2017-2019 有关田径方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年份统计结果。
体育论文参考
体育论文参考
由表 1 可知,2017 年到 2019 年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硕士学位论文 249 篇。2017 年 73 篇占总数的 29%, 2018 年 83 篇占总数的33%,2019 年 93 篇占总数的 38%。
以上结果表明,2017-2019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有关田径方向的学位论文数量增长稳定。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是:一,近几年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从 2014-2016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33]来看,2014-2016 年招生人数分别为 50 万人、57.43 万人、64.23 万人。根据 2017-2019 各体育院校招生简章,发现 2017年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招生人数为 655 人。2019 年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招生人数为 954 人,研究生总体报考人数增幅是巨大的,但是具体到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增长的幅度不会那么巨大,反而趋于一个小幅度稳定增长的趋势。二,随着体育科研领域的逐步扩大和体育热点的不断发掘,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田径方向研究领域和方向的不断深入,从而造成对研究生人数的需求不断在增加。显然,在多方面作用力的共同推动下,该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数量得到了稳定增长。
.............................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2017-2019 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硕士选题数量随着年份递增呈稳定增长的趋势,这些选题主要来源单位是,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
(2)2017-2019 年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研究生论文选题主要涉及竞技体育学校和体育量大领域。其选题的研究对象论文选题主研究对象是国内优秀运动员、技术,教材教法、课程设置,训练理论与方法。其选题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在方法数量上,研究者选题时大部分运用了 4-5 种方法。论文选题研究性质比例不均衡;论文选题学科含量越来越丰富,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引用次数位居前列。论文选题的平均引文量是 53.7,论文选题的引文语种,主要是中文和英文。论文选题涉及运动大项目主要是投掷类,全能项目研究存在空白,选题涉及到运动小项目主要是铅球和标枪。
(3) 2017-2019 年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研究生论文选题方向主要集中在,田径训练理论与方法,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和田径理论与技术。田径研究已和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了融合。
(4)2017-2019 年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学位论文选题不足是:选题相似、运动技术、田径教学研究较多、群众体育研究较少、研究方法表述不规范。有关田径方向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影响客观因素,导师的指导、图书、期刊资料、论文经费自身的家庭、生活、学习环境。主观因素,有关田径方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