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工具监控摄像头设计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1课题的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目前国内各地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根据相关部门数据表明,一千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每天超过500万人次搭乘城市公共交通,每天都会在公交车上发生各类违法案件十多件,一月平均发生超过千起的案件。案件类型主要是盗窃、抢劫、遗物、斗殴,故意放火、碰瓷敲诈等恶性刑事犯罪。公共交通工具中的监控系统在公共交通工具中担负着很重要的安全作用,已经成为公共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公共交通工具中的监控摄像头布局很不讲究,外观造型不够美观,存在很多可改进性。
现阶段的公共交通工具中的监控摄像头大多存在监控有死角,清洁工作难做,市面上很少有个性时尚元素和材质创新的,不能与公共交通工具完美融合到一起等问题,所以有必要解决公共交通工具监控摄像头在公共交通工具中的这些不足。
2课题的基础条件
2.1 硬件条件:
通过手机照相机等设备去各个公共交通工具中拍摄大量实物照片,以作日后分析市场主流的公共交通工具监控摄像头外观造型所用。
2.2 软件条件
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建模能力 产品造型基础设计,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开发与设计等理论知识
3课题总体目标和计划安排
3.1总体目标
解决公共交通工具监控摄像头中存在的监控有死角,清洁工作难做,市面上很少有个性时尚元素和材质创新的,不能与公共交通工具完美融合到一起等问题,在材质上进行了创新,放弃了和普通监控摄像头一样的塑料材质,所谓设计,是将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案,通过视觉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创意审美活动"。而创意设计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文化消费产物。它同其他生产力的作用一样。但它是- 一种精神生产力,是协调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生产与消费之间的- 一种手段”。创意设计所带来的成果不仅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人类精神重的愉悦与享受。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不同的载体形式,促进社会物质经济与精神文化的蓬勃发展!。创意设计主要表现为以创造功能和谐美为目的,通过对时尚文化独特的分析和见解,提炼出设计语言,再转化为生活化的实用艺术形态。通过对公共交通工具监控摄像头重新的外观造型设计希望可以达到以上目的。
为今后监控摄像头的设计指出了新的方向,在外形上打破了传统监控摄像头的造型概念,标新立异,同时提高了监控摄像头在公共交通工具中的地位,告诉人们公共交通工具中的监控摄像头也可以像艺术品一样精致。
3.2计划安排
本毕业设计课题工作进度计划:
|
起 迄 日 期
|
工 作 内 容
|
2018年1月15日— 2018年1月19日
|
完成开题报告。
|
2018年1月22日—2018年4月28日
|
设计阶段:
确定总体方案;主要方案的确定;设计方案的表现;设计说明书资料准备;完成全部图纸(电子稿和纸质)及所有毕业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内容。
|
2018年3月26日—2018年3月30日
|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检查选题审题表、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资料翻译中文800字左右;检查设计方案和毕业设计进度。
|
2018年5月15日—2018年5月21日
|
检查毕业设计作品成品、毕业设计手册、展板、说明书、答辩课件并完成布展工作。
|
2018年5月7日—2018年5月11日
|
毕业设计答辩
|
通过前期打大量调研去发现公共交通工具中的摄像头的主流造型并加以比较,然后通过监控摄像头与公共交通工具内部空间布局构造的关系去研究产品的造型,以达到外观造型与公共交通工具内部关系的结合,做到完美结合。
4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4.1公共交通工具监控摄像头的外观造型和布局与公共交通工具的关系
公共交通工具中的监控摄像头如果外观造型与布局太过显眼会有一种与公共交通工具格格不入的感觉,更会给人一种压迫感,所以怎样做到外观造型前卫时尚大方,与现在的刚开始投入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无完美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在外观上要做的努力,打造一款在外观上能与公共交通工具完美相融合的监控摄像头,并解决存在的监控有死角,清洁工作难做,市面上很少有个性时尚元素和材质创新等一系列问题,适当增加一些人机交互的感觉,让它不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监控摄像头。
5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公共交通工具中的监控摄像头大多与公共交通工具中的布局内饰风格不统一,本课题致力于将其外观造型风格设计的前卫时尚大方与公共交通工具的造型风格完美融合,并采用别具一格的金属材料以方便清洁工作,一般公共交通工具中的摄像头都是在车厢的角落,但是这个将位于车厢的最中心四个镜头朝向四面八方,360度无死角监控,可以自动检测监控的方向是否有人存在,如果没有人将会停止录制,节约能源空间,让其充满智能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冷冰冰的摄像头。
参考文献
[1]卢兆麟,李升波,张悦,Fritz Frenkler.面向工业设计的产品设计DNA研究现状与进展[J].机械设计,2014.
[2]王选,姚君,牛伟鹏,刘志斌.基于可用性理论的交互式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5.
[3]刘国余,沈杰.产品基础形态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刘观庆.设计的色彩.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
[6]吴翔.产品系统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7]李正军,王浩鑫,艾婷婷.基于系统学理论下的产品设计创新方法[J].机械设计,2014.
[8]李东进,李研,武瑞娟.产品设计领域的消费者审美体验[J].心理科学进展,2013.
[9]邱珂,杨明朗,万朝红.产品设计中的语义思维研究[J].包装工程,2012.
[10]赵震,吴晨,刘超.交互设计的行为分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2.
[11]陈为.用户体验设计要素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1.
[12]张玉龙.产品设计材料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3]李永锋,朱丽萍.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08.
[14]柳冠中.急需重新理解“工业设计”的“源”与“元”——由“产业链”引发的思考[J].艺术百家,2009.
[15]谭浩,赵江洪,王巍,张军.基于案例的工业设计情境模型及其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6.
[16]丁俊武,韩玉启,郑称德.现代产品设计理论研究综述[J].机械制造,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