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贸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毕业设计任务及指导书
 
 
 
        
课 题 名 称:  注塑模具CAD/CAM 
 
专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         级:      模具14            
 
 
起止日期: 2017年2月11日至2017年5月20日  
 
 
指   导   教   师:        张慧绒            
 
 
发 任 务 书 日 期:     2017年1月20日     
 
 
 
 
          指导教师编制
 
 
 
 
一、序言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毕业前要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或撰写论文(统称毕业环节),这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是迈向实际工作岗位前的一次重要演练。
二、毕业设计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职业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资格审查
学生在进行设计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
2.毕业设计的时间要求
     整个毕业设计分三阶段完成,在任务书上对每阶段应完成的内容作了详细说明。(1)只有前一阶段所完成的内容由老师审核通过了才能进行下一阶段;(2)图纸和文档等的格式跟设计内容一样重要,若格式不按任务书规定的进行是不能通过审核的;(3)每一阶段提交内容的基本要求:内容完整,格式正确,按时完成(每一阶段都有规定的提交截止时间,请务必注意每阶段的截止日期)。
3.设计说明书撰写要求
(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说明书,并绘制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图、表。
(2)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分析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与题目相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完整,文字顺畅,符合大专生毕业论文规范。正文与配图合总约3000字以上。
(4)毕业设计说明书配图能较好的的表达设计意图,图面整洁,符合制图国家标准,采用计算机绘图。
三、毕业设计内容
(一)、选题要求
同学们选题时请注意:
1、毕业设计题目,注塑模具CAD/CAM,不能撰写与模具设计内容无关的题目。选定后,均需由指导老师认定,以免大家偏离大范围。
2、在选定题目后,请每位同学一定仔细阅读任务书,并严格按任务书规定的内容、格式和时间等认真完成。(任务书到最后提交时要和其他完成内容一起提交,并将任务书按自己所做的内容修改补充完整后提交)
3、附录中给出注塑模具CAD/CAM多个题目,供学生参考选择。
(二)、注塑模具CAD/CAE/CAM设计的主要内容
  1.模具CAD设计:根据题目提供的三维数据模型及其他资料,选用三维及二维软件完成模具设计,成型零件结构应符合赛卷指定的具体要求。完成完整的模具的三维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的制图标准,绘制模具二维总装配图、型腔和型芯等主要零件的二维工程图。
   2.模具零件CAM工艺编制:按照要求,完成主要零件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数控程序编制、后置处理产生G代码。
(三)本设计项目提供的文档和资料
    1.设计资料  给出设计“项目”的三维数据(IGES、STP格式文件)
    2.CAM工艺卡
空白数控铣削工艺卡片
| 序 号 | 加工方式 (轨迹名称) | 加工部位 | 刀具 名称 | 刀 具 直 径 | 刀 角 半 径 | 刀 具 长 度 | 刀 刃 长 度 | 主轴 转速 (rpm/min) | 进给 速度 (mm/ min) | 切削 深度 (mm) | 加工 余量 (mm) | 程序 名称 | 
| 1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4、文件目录存档要求:
设计结束后学生将结果文件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内。路径如下:
 1)2014MJ姓名拼音\     设计完毕结束保存全部设计完毕结果文件;
2)2014MJ姓名拼音\3D\  设计完毕结束保存模具三维设计模型文件(PRO/E或UG三维缺省设置数据格式);
    3)2014MJ姓名拼音\2D\  设计完毕结束保存模具二维装配工程图(含明细表)(ZP)、型腔图(XQ)、型芯图(XX)、
4)2014MJ姓名拼音\WORD\  设计完毕结束保存模具设计说明书;
5)2014MJ姓名拼音\CAM\XX  设计完毕结束保存所有型芯零件加工设置文件、相应的G代码和型芯零件加工数控铣削工艺卡(OFFICE WORD文档);
6)2014MJ姓名拼音\CAM\XQ 设计完毕结束保存所有型腔零件加工设置文件、相应的G代码和型腔零件加工数控铣削工艺卡(OFFICE WORD文档);
 (四)设计结束时提交的成果与资料
    1.模具CAD设计
  1)完整的模具三维设计模型文件(PRO/E或UG三维缺省设置数据格式),三维总装图名称“3DZP”; 
  2)完整的模具二维装配工程图(含明细表)名称“ZP”;
  3)完整的主要型腔和型芯二维工程图,名称“XQ”、“XX”;
4)模具设计说明书。
    2.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设计与加工制造
  1)提交按照原始数据,参赛队加工制造指定的模具零件;
      2)提交模具零件“XQ”、“XX”的数控铣削工艺卡;
  3)提交模具零件“XQ”、“XX”的加工设置源(UG)文件;
  4)提交模具零件“XQ”、“XX”相应的G代码;
    4.模具设计说明书书写要点
   1)产品的材料和体积、质量;
   2)产品的收缩率;
   3)模具分型面选择;
   4)模具模架的选择;
   5)模具的浇注系统特点;
   6)模具的顶出系统设计;
   7)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
   8)注塑机的选择;
   9)模具设计的创新自我评价;
  
   5.注塑机技术规格参考(如果没有合适的注塑机,选手需要说明选择的型号与规格)
| 热塑性塑料注塑机的规格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一览表) | 
| 型号 | XS-Z-60 | XS-Z-80 | XS-ZY-130 | XS-ZY-200 | XS-ZY-250 | 
| 注射容量(cm3/g) | 55 | 106 | 139 | 304 | 429 | 
| 螺杆(柱塞)直径(mm) | ¢25 | ¢30 | ¢35 | ¢45 | ¢50 | 
| 最大射出压力(Mpa) | 245 | 250 | 255 | 231 | 215 | 
| 最大保压压力(Mpa) | 196 | 205 | 227 | 340 | 380 | 
| 注射方式 | 柱塞式 | 螺杆式 | 
| 最大锁模力Kn(tf) | 585(60T) | 800(80T) | 1300(130T) | 2000(200T) | 2500(250T) | 
| 模板尺寸(mm) | 570X555 | 545X545 | 715X715 | 791X791 | 860X860 | 
| 模板最大行程(mm) | 650 | 750 | 900 | 1040 | 1120 | 
| 模具最大厚度(mm) | 350 | 540 | 550 | 550 | 580 | 
| 模具最小厚度(mm) | 130 | 250 | 250 | 280 | 220 | 
| 拉杆间距(mm×mm) | 375X360 | 370X370 | 470X470 | 530X530 | 580X580 | 
| 合模方式 | 液压—机械 | 增压式 | 
| 中心顶出杆直径(mm) | φ30 | φ30 | φ30 | φ40 | φ50 | 
| 喷嘴球半径(mm) | SR10 | SR10 | SR10 | SR10 | SR10 | 
| 喷嘴孔直径(mm) | φ4 | φ4 | φ4 | φ4 | φ4 | 
| 顶出型式 | 中心 机械顶出 | 中心 机械顶出 | 中心 机械顶出 | 中心液压两侧机械顶出 | 两侧 机械顶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