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杖洼水库位于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新桥村,处在淮河流域泼河支沟上,控制流域面积0.1km
2,河长0.5km
,河道比降0.07,总库容10.69
万m
3,建成于1967
年,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
)型水库。
水库流域内没有小水库等其它水利工程,本水库洪水不受影响。
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5.1℃,无霜期221.4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78.9小时,日照率49.1%。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mm,大部分雨量集中在5、6、7、8四个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流域陆面蒸发710mm,水面蒸发900m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m/s。
杆杖洼水库流域范围内因无水文测站,没有水位及出库流量观测数据,无法直接计算其年径流量成果。故本次采用等值线图法计算天然年径流,多年平均年径流深R查算2007年河南省水资源编纂委员会编制的《河南省水资源》附图之河南省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杆杖洼水库天然年径流量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天然年径流量,万
m3;
—多年平均年径流深,
mm;
—流域面积,0.1km
2。
量算出流域面积重心处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595mm,故杆杖洼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6.0万m3。
杆杖洼水库没有降雨、水位、流量观测项目。设计洪水计算依据1984年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以下简称《84图集》)、2005年河南省水文局编制的《河南省暴雨参数图集》(以下简称《05图集》)。
通过表2-1可以看出,《05图集》的暴雨参数与《84图集》的暴雨参数相差在±5%以内,考虑到《05图集》比《84图集》资料系列更长,代表性更好,本次水文复核采用《05图集》参数。
表2-1 年最大1、6、24小时设计点雨量表
选用图集 |
时段
t(h) |
Ht
(mm) |
Cv |
10% |
3.33% |
0.33% |
Kp |
Htp |
Kp |
Htp |
Kp |
Htp |
《84图集》 |
10’ |
17.5 |
0.35 |
1.47 |
25.7 |
1.78 |
31.2 |
2.40 |
42.0 |
1 |
45 |
0.40 |
1.53 |
68.9 |
1.91 |
86 |
2.66 |
119.7 |
6 |
85 |
0.50 |
1.66 |
141.1 |
2.18 |
185.3 |
3.24 |
275.4 |
24 |
133 |
0.50 |
1.66 |
220.8 |
2.18 |
289.7 |
3.24 |
430.9 |
《05图集》 |
10’ |
16.8 |
0.37 |
1.50 |
25.1 |
1.83 |
30.8 |
2.50 |
42.0 |
1 |
45.6 |
0.40 |
1.53 |
70.0 |
1.91 |
87.2 |
2.66 |
121.3 |
6 |
90 |
0.45 |
1.60 |
143.9 |
2.04 |
184.0 |
2.94 |
264.3 |
24 |
140 |
0.50 |
1.66 |
232.5 |
2.18 |
305.0 |
3.24 |
453.5 |
其它不同历时的设计点雨量由以下公式计算:
暴雨递减指数 (适用1h
以内)
(适用1
~6h
)
(适用6
~24h
)
各历时雨量 (适用)
(适用)
(适用)
按以上公式计算的流域各频率的暴雨递减指数列于表2-2。
表2-2 杆杖洼水库各频率的暴雨递减指数
设计频率 |
n1 |
n2 |
n3 |
P=10% |
0.428 |
0.598 |
0.654 |
P=3.33% |
0.420 |
0.583 |
0.635 |
P=0.33% |
0.408 |
0.564 |
0.612 |
由各频率24
小时暴雨查《84图集》次降雨径流关系得24
小时净雨深R24,P为24小时设计雨量,Pa为设计前期影响雨量,50年一遇以上暴雨,10
~20年一遇。计算结果见表2-3
。
表2-3 设计净雨计算表
频 率 |
10% |
3.33% |
0.33% |
设计雨量P |
232.5 |
305.0 |
453.5 |
前期影响Pa |
33.3 |
40 |
50 |
P+Pa |
265.8 |
345.0 |
503.5 |
查84图集:R24 |
171 |
245 |
391.2 |
—24
小时净雨深,mm
;
—
流域面积,km
2。
列表计算如表2-4:
表2-4 24小时各频率设计洪量
频率P
项 目 |
10% |
3.33% |
0.33% |
R24(mm) |
171 |
245 |
391.2 |
W24(万m3) |
1.7 |
2.5 |
3.9 |
2.5.2 设计洪峰流量
由于杆杖洼水库控制流域面积小于200km2,宜于用推理公式计算洪峰流量。基本公式为:
式中:—
设计洪峰流量,m
3/s
;
—
洪峰径流系数;
—
洪峰汇流时间,h
;
—流域面积,0.1km
2;
—干流长度,km,L=0.5km;
—
的平均比降,以小数计,J=0.07
;
—
设计最大1
小时雨量平均强度,即设计频率1
小时点雨量,mm
;
—
设计暴雨递减指数,
当小时n=n
2,当小时n=n
2,小时n=n
3,计算成果见表2-2
;
—
平均入渗率,取3mm/h
;
—
汇流参数。
据公式,可查图或用求出。
将三个基本公式联立转换成方程:
最大1
小时净雨平均强度为。计算成果见表2-5
。
表2-5 推理公式法计算洪峰流量
频率P
项 目 |
10% |
3.33% |
0.33% |
S(mm) |
70.0 |
87.2 |
121.3 |
θ |
2.157 |
m |
0.609 |
τ(h) |
0.432 |
0.406 |
0.371 |
Qm(m3/s) |
2.7 |
3.5 |
5.0 |
2.5.3 设计洪水过程
采用概化过程先叠加方法推求洪水过程线。
依据《84图集》表(3)(即下表2-6)24小时净雨时程分配表,以n2p、n3p为参数对24小时净雨概化时程进行分配,见表2-7。
表2-6 24h净雨概化时程分配表
时段净雨 |
R6 |
R24-R6 |
暴雨递
减指数
历时(h) |
n2p |
n3p |
0.40-0.50 |
0.51-0.60 |
0.61-0.70 |
0.71-0.80 |
<0.6 |
0.61-0.70 |
0.70< |
1-4 |
|
|
|
|
|
|
|
5 |
|
|
|
|
4 |
|
|
6 |
|
|
|
|
5 |
|
|
7 |
|
|
|
|
6 |
6 |
|
8 |
|
|
|
|
8 |
6 |
6 |
9 |
|
|
|
|
8 |
9 |
10 |
10 |
|
|
|
|
10 |
10 |
12 |
11 |
|
|
|
|
10 |
10 |
12 |
12 |
10 |
8 |
7 |
5 |
|
|
|
13 |
12 |
10 |
7 |
6 |
|
|
|
14 |
16 |
16 |
15 |
12 |
|
|
|
15 |
38 |
44 |
54 |
64 |
|
|
|
16 |
14 |
12 |
10 |
8 |
|
|
|
17 |
10 |
10 |
7 |
5 |
|
|
|
18 |
|
|
|
|
10 |
14 |
16 |
19 |
|
|
|
|
8 |
10 |
12 |
20 |
|
|
|
|
8 |
9 |
10 |
21 |
|
|
|
|
6 |
7 |
10 |
22 |
|
|
|
|
6 |
7 |
6 |
23 |
|
|
|
|
6 |
6 |
6 |
24 |
|
|
|
|
5 |
6 |
|
∑%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表2-7 杆杖洼水库设计净雨过程线
频率(P)
历时(h) |
10% |
3.33% |
0.33% |
1-4 |
0 |
0 |
0 |
5 |
0 |
0 |
0 |
6 |
0 |
0 |
0 |
7 |
3.91 |
5.83 |
9.77 |
8 |
3.91 |
5.83 |
9.77 |
9 |
5.86 |
8.75 |
14.65 |
10 |
6.52 |
9.72 |
16.28 |
11 |
6.52 |
9.72 |
16.28 |
12 |
8.47 |
11.83 |
18.27 |
13 |
10.58 |
14.78 |
22.84 |
14 |
16.93 |
23.65 |
36.55 |
15 |
46.57 |
65.04 |
100.51 |
16 |
12.70 |
17.74 |
27.41 |
17 |
10.58 |
14.78 |
22.84 |
18 |
9.12 |
13.61 |
22.79 |
19 |
6.52 |
9.72 |
16.28 |
20 |
5.86 |
8.75 |
14.65 |
21 |
4.56 |
6.80 |
11.39 |
22 |
4.56 |
6.80 |
11.39 |
23 |
3.91 |
5.83 |
9.77 |
24 |
3.91 |
5.83 |
9.77 |
∑ |
171.0 |
245.0 |
391.20 |
将净雨过程按τ时段进行分配成净雨平均强度Rτ,以各τ时段的净雨平均强度Rτ计算各次峰的洪峰流量Qi=0.278 RτF/τ,然后对应于净雨过程绘制底宽为2τ、顶高为Qi(主峰的顶高为Qm)的等腰三角形,连接三角形顶高形成24小时洪水过程线,调整各频率过程线(主峰不变),量算过程包含的洪峰,使其与设计洪量相等,查出各时段对应的洪峰流量值,形成洪水过程线,见表2-8和图2-1。
表2-8 杆杖洼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表
时段(h) |
10% |
3.33% |
0.33% |
7 |
0.1 |
0.1 |
0.2 |
7.5 |
0.1 |
0.1 |
0.2 |
8 |
0.1 |
0.1 |
0.2 |
8.5 |
0.1 |
0.2 |
0.3 |
9 |
0.1 |
0.2 |
0.4 |
9.5 |
0.1 |
0.2 |
0.4 |
10 |
0.1 |
0.2 |
0.4 |
10.5 |
0.1 |
0.2 |
0.4 |
11 |
0.2 |
0.2 |
0.4 |
11.5 |
0.2 |
0.3 |
0.4 |
12 |
0.2 |
0.3 |
0.5 |
12.5 |
0.3 |
0.4 |
0.6 |
13 |
0.3 |
0.4 |
0.7 |
13.5 |
0.4 |
0.6 |
0.9 |
14 |
0.6 |
0.9 |
1.3 |
14.5 |
1.2 |
1.6 |
2.5 |
15 |
2.7 |
3.5 |
5.0 |
15.5 |
0.3 |
0.4 |
0.7 |
16 |
0.3 |
0.4 |
0.7 |
16.5 |
0.3 |
0.4 |
0.6 |
17 |
0.2 |
0.4 |
0.6 |
17.5 |
0.2 |
0.3 |
0.6 |
18 |
0.2 |
0.3 |
0.6 |
18.5 |
0.1 |
0.2 |
0.4 |
19 |
0.1 |
0.2 |
0.4 |
19.5 |
0.1 |
0.2 |
0.3 |
20 |
0.1 |
0.2 |
0.3 |
20.5 |
0.1 |
0.1 |
0.3 |
21 |
0.1 |
0.1 |
0.3 |
21.5 |
0.1 |
0.1 |
0.3 |
22 |
0.1 |
0.1 |
0.3 |
22.5 |
0.1 |
0.1 |
0.2 |
23 |
0.1 |
0.1 |
0.2 |
23.5 |
0.1 |
0.1 |
0.2 |
24 |
0.1 |
0.1 |
0.2 |
Qm(m3/s) |
2.7 |
3.5 |
5.0 |
图2-1 杆杖洼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图
2.6.1 施工设计洪水标准
杆杖洼水库属小(2)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Ⅴ等,枢纽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和本工程的具体条件及施工导流阶段的要求,临时建筑物级别定为5级,相应确定该工程导流建筑物洪水标准采用5年一遇。
2.6.2 施工期确定
根据对本地区降雨特性的分析可知,本流域从5月份开始降雨量明显增大,至11月份明显减小,枯水期在每年的11到次年的3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杆杖洼水库输水管安全加固施工安排在枯水期12~2月进行,根据施工要求,需计算12~2月5年一遇入库水量。
2.6.3 入库水量
杆杖洼水库所在流域无实测水文资料,故参证临近流域泼河水库实测入库径流资料。
现收集到泼河水库1951~2007年实测逐月入库径流系列,分析得到12月、1月、2月、12~2月份5年一遇来水量,泼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22km2,通过水文比拟法推得杆杖洼水库各分期5年一遇来水量:
表2-9 杆杖洼水库12~2月入库水量成果表
施工期 |
泼河水库分期(20%)入库水量
(万m3) |
杆杖洼水库入库水量
(万m3) |
12~2月 |
1873 |
0.84 |
12月 |
477.5 |
0.22 |
1月 |
582.5 |
0.26 |
2月 |
856 |
0.39 |
水库坝址无泥沙观测资料,查算2007年《河南省水资源》附图,水库悬移质多年平均年输沙模数约110t/km²/a。
综合悬移质、推移质泥沙和岸崩三者需要的淤积库容由下式计算:
V=GT/γ(1+E)
式中:V—淤积库容,m3;
T-—淤积年限,为47a;
G—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G=FS0,其中 S0取110t/km²/a;
F—集水面积,为0.1km²;
γ—泥沙的容重,一般用1.3t/m³;
E—为推移质和岸崩二者占悬移质泥沙的百分比,一般用15%~30%,本水库流域面积较小,植被较好,取20%。
各参数代入后求得淤积库容V
为0.048
万m
3,小于原规划死库容1.95
万m
3,按水库运行47
年计算,平均每年淤积10.2m
3。
杆杖洼水库位于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新桥村,处在淮河流域泼河支流上,工程区地貌上属大别山腹地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区,由浅低山及高中低丘陵和侵蚀宽谷、侵蚀隘谷等组成,山间谷底高程在101.7m
左右,左右岸山顶高程在114.0m左右,大坝位于山谷间一条冲沟上,大坝上游沟谷较窄,大坝下游沟谷稍宽,河床两岸无阶地形成。
第①层:砾质土(Q4m1)
黄色~棕黄色,系筑坝时人工回填的砾质土,稍湿,堆积松散~中密,局部为杂色粉质粘土,土的状态可塑~软塑状。组成以粘粒、粉粒土为主,含较多风化砂,密实性差,孔隙发育,结构较疏松,填筑土厚1.0~5.0米。
第②层:粘土心墙(Q4 m1)
黄褐色,湿,土呈可塑状,物质组成以低液限粘土为主, 含有风化砂,填筑碾压质量不均匀。本层区内分布不均,层厚6.5~8.0米。
第③层:强风化片岩(Pt)
褐黄色~灰白色,片状构造,组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次为角闪石。母岩结构已完全破坏,呈强风化状态,锤击易碎,岩心呈碎末状,采取率低。主要分布于大坝两侧,顶板起伏较大,层厚2.0~3.0米。
第④层:中风化片岩(Pt)
褐黄色~灰白色,片状构造,组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次为角闪石,岩心呈块状或短柱状,采取率低,本层区内分布均匀,顶板起伏较大,此次勘察未揭穿此层,最大厚度4.0m。
3.3.1 区域地质构造
杆杖洼库区位置在区域构造单元划分上属三级构造单元之西峡-南湾地向斜褶皱束(Ⅱ14),以水库大坝为中心60km范围内的大断裂南有桐柏~商城深断裂,北有信阳~梅山深断裂,两条断裂呈北西西向平行展布,是二级构造单元界线。
3.3.2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另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杆杖洼水库工程区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之规定,从场地土的性质判定,场地土属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Ⅰ类,属抗震一般地段。
3.4.1 大坝
3.4.1.1坝基
据钻探分析,坝基为第③层强风化片岩,q=2.80~5.80Lu,④层中风化片岩,q=0.27~0.65Lu,属微透水层,故不存在坝基渗漏。
3.4.1.2坝体
⑴填土质量
从大坝钻探来看,坝体土料有相当一部分含有机质耕作土,很湿,呈可塑~软塑状,钻进中有缩径现象,坝体采取10组原状填土样室内分析,干密度最小值为1.54g/cm3,最大值为1.69g/cm3,平均值为1.62g/cm3,由坝体填土取样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为1.72 g/cm3,(由规范小水库干密度设计值为1.74×0.96=1.65g/cm3)与规范要求1.65g/cm3比较,合格率为20%。压实度为0.921,说明坝体填筑质量不满足规范要求。
⑵坝体的透水性试验
坝体分别为第①层砾质土渗透系数K=4.34E-3~5.12E-3 cm/s属强透水层、第②层粘土心墙渗透系数K=5.20E-4~8.40E-5 cm/s属中等透水层,注水试验成果见表3-1。
表3-1 土岩层渗透试验成果表
序号 |
土名 |
试验方法 |
组数 |
范围值cm/s |
平均值
cm/s |
渗透等级 |
① |
砾质土 |
钻孔注水 |
2 |
4.34E-3~5.12E-3 |
4.78E-3 |
强透水 |
② |
粘土心墙 |
钻孔注水 |
3 |
5.20E-4~8.40E-4 |
6.80E-4 |
中等透水 |
③ |
强风化片岩 |
钻孔压水 |
2 |
q=2.80~5.80Lu |
q=4.30Lu |
弱透水 |
④ |
中风化片岩 |
钻孔压水 |
2 |
q=0.27~0.65Lu |
q=0.46Lu |
微透水 |
大坝渗漏严重,主要是坝体填筑不密实、坝基与坝体接合处施工处理不当造成,存在渗透安全问题。
根据原位和室内试验成果,经综合分析整理,代替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见表3-2~3-4。
表3-2 坝体代替料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统计项目 |
含水量(%) |
湿密度
(g/cm3) |
干密度
(g/cm3) |
孔隙比 |
饱和度 |
组 数 |
4 |
4 |
4 |
4 |
4 |
最大值 |
24.7 |
1.95 |
1.69 |
0.87 |
98 |
最小值 |
18.5 |
1.84 |
1.54 |
0.72 |
77 |
平均值 |
21.6 |
1.94 |
1.62 |
0.78 |
88.4 |
推荐值 |
21.6 |
1.94 |
1.62 |
0.78 |
88.4 |
续表3-3 坝体代替料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统计项目 |
饱和快剪 |
饱和固结快剪 |
C(KPa) |
摩擦角(°) |
C(KPa) |
摩擦角(°) |
组 数 |
4 |
4 |
3 |
3 |
最大值 |
22 |
31.9 |
18 |
37.4 |
最小值 |
12 |
26.5 |
11 |
28.4 |
平均值 |
17 |
28.4 |
15 |
33.1 |
推荐值 |
17 |
28.4 |
15 |
33.1 |
表3-4 坝体代替料颗粒分析成果统计表
统计项目 |
颗 粒 组 成 (%) |
砾石(mm) |
砂粒(mm) |
粉粒(mm) |
粘粒(mm) |
> 2 |
2~0.5 |
0.5~0.25 |
0.25~0.075 |
<0.075 |
<0.005 |
组 数 |
4 |
4 |
4 |
4 |
4 |
4 |
最大值 |
33.4 |
13.4 |
12.4 |
12.7 |
34.7 |
27.8 |
最小值 |
22.5 |
9.5 |
8.7 |
8.9 |
29.5 |
19.4 |
平均值 |
27.6 |
11.5 |
10.2 |
10.5 |
31.4 |
24.5 |
推荐值 |
27.6 |
11.5 |
10.2 |
10.5 |
31.4 |
24.5 |
3.4.2 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堰顶高程109.0m,堰顶宽度2.2m。溢洪道底部无衬砌,杂草丛生,两侧为较陡的风化岩石边坡,堰顶高低不平,无消能设施,无尾水渠。溢洪道进口段为强风化片岩,该层强度高,为理想持力层,fak=260kPa,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但抗冲刷能力差,溢洪道设计应考虑衬砌防护问题。尾水渠为强风化片岩,该层强度高,为理想持力层,fak=260kPa,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3.4.3 输水洞
输水洞位于大坝右侧,进口堵塞,为斜拉闸门控制。输水洞进口底部高程102.00m
,设计引水流量0.3m³
/s。经勘察结果表明,输水洞闸室及洞身基础部分持力层均为中风化片岩上,该层强度高,为理想持力层,fak=300kPa,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闸室及洞身基础不存在沉降变形。输水洞进出口连接段砌体风化坍塌;进口闸门止水失效,渗水严重;启闭房墙体裂缝,屋顶漏水。
据料区调查,工程所需土料可以就地取材,在水库库区下游粘性土(低液限粘土)较为丰富,储量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土料区取样试验成果如下表:
表3-5 料区取土样试验成果
组数 |
土 名 |
最大干密度g/cm3 |
最优含水率
% |
天然含水率
% |
液限% |
塑限
% |
塑性指数 |
|
规范
要求 |
6 |
粉质
粘土 |
1.74 |
21.2 |
23.2 |
28.6 |
16.2 |
12.4 |
7~17 |
表3-6 颗粒分析成果
组
数 |
< 0.005 ㎜(%) |
规 范要 求
< 0.005㎜(%) |
区 间 值 |
3 |
28.6~33.4 |
10%~30% |
土料区评价:成分为粉质粘土,棕黄色,粘粒含量较28.6~33.4,规范要求10%~30%;天然含水率23.2 %,稍大于最优含水率21.2%;塑性指数12.4,规范要求7~17,综合评价土料区土料基本满足规范要求,基本合格。
当地砂石料比较匮乏,砂料可到新县县城购买,各种级配砂料齐全,砂质优良、纯净,含泥量小于3%颗粒级配良好。取样分析成果如下:
表3-6 砂物理性能检测成果
检验项目 |
累 计 筛 余 (%) |
水上砂样 |
水下砂样 |
筛孔
直径 |
5 mm |
8.3 |
8.7 |
2.5 mm |
31.0 |
29.5 |
1.25 mm |
53.5 |
55.6 |
630 μm |
71.2 |
73.2 |
315 μm |
92.3 |
92.5 |
158 μm |
96.8 |
97.4 |
细度模数 |
3.2 |
3.2 |
含泥量(%) |
1.2 |
0.6 |
石料可采用下箭厂河石料场块石,材质优良。经取样分析,饱和密度2.69 g/m3,饱和吸水率0.47%,饱和单轴抗压强度110MPa。碎石可按粒径要求从块石中加工获取。
水泥及其它建材采购于新县县城,运距约45km。材料货源充足,均可保证工程用量。
混凝土细、粗骨料质量指标要求详见表3-7 、表3-8 :
表3-7 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指标要求
序号 |
项 目 |
指 标 |
备 注 |
1 |
表观密度 |
>2.55g/cm3 |
|
2 |
堆积密度 |
>1.50g/cm3 |
3 |
孔隙率 |
<40% |
4 |
云母含量 |
<2% |
5 |
含泥量(粘、粉粒) |
<3% |
不允许存在粘土快、粘土薄膜;若有则应做专门试验论证 |
6 |
碱活性骨料含量 |
|
有碱活性骨料时,应做专门试验论证 |
7 |
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 |
<1% |
|
8 |
有机质含量 |
浅于标准色 |
人工砂不允许存在 |
9 |
轻物质含量 |
≤1% |
|
10 |
细度 |
细度模数 |
2.5~3.5为宜 |
平均粒径 |
0.3~60.50mm为宜 |
11 |
人工砂中石粉含量 |
6%~12%为宜 |
常态混凝土 |
表3-8 混凝土粗骨料质量指标要求
序号 |
项 目 |
指 标 |
备 注 |
1 |
表观密度 |
>2.6g/cm3 |
对砾石力学性能的要求,应符合《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
2 |
堆积密度 |
>1.60g/cm3 |
3 |
孔隙率 |
<45% |
4 |
吸水率 |
<2.5%
抗寒性混凝土
<1.5% |
5 |
冻融损失率 |
<10% |
6 |
针片状颗粒含量 |
<15% |
7 |
软弱颗粒含量 |
<5% |
8 |
含泥量 |
<1% |
不允许存在粘土团快、粘土薄膜;有则应做专门试验论证 |
9 |
碱活性骨料含量 |
|
有碱活性骨料时,应做专门试验论证 |
10 |
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 |
<0.5% |
|
11 |
有机质含量 |
浅于标准色 |
12 |
粒度模数 |
宜采用6.25~8.30 |
13 |
轻物质含量 |
不允许存在 |
外购材料进场前必须进行质量控制指标检测,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场。
⑴杆杖洼水库位于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新桥村,处在淮河流域泼河支流上,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库区及坝址区地貌上属大别山山前低山区。
⑵库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不存在穿坝断裂,建库以来库岸边坡稳定,未发生边岸再造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水库淤积轻。
⑶坝址区地层结构较简单,从上至下可分为四层。第①层代替料由;砾质土组成,填筑密实度不均;第②层填土(粘土心墙)由粘土组成,填筑密实度不均;第③层、第④层为岩石。
⑷坝体填筑不密实,局部填筑土料不合格,大坝填筑质量差。
⑸大坝渗漏严重,主要是坝体填筑不密实、坝基与坝体接合处施工处理不当造成,存在渗透安全问题。
⑹其它建筑物因先天不周或年久失修,均不同程度存在问题。
⑺杆杖洼水库库区地震基本烈度定为Ⅵ度,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
⑻大坝存在白蚁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