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片
2.2.3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4的二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其中一个因素是场认知方式,包括场独立和场依存两个水平;另一个因素是视野位置,包括1-4象限四个水平。
2.2.4实验程序
眼动实验在XXX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心理系眼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环境比较安静,以个别施测形式进行。实验中有两名主试,一名操作眼动仪,另一名控制主试机。正式实验开始前,对被试眼动进行校准。正式实验中,要求被试注视屏幕中央呈现一个“+”,“+”持续1000毫秒。之后呈现刺激图片,被试的任务是从众多图形中寻找特定物体(铃),当被试把所有铃铛找完后,按空格键任务结束。在被试找铃过程中记录他们的眼睛运动轨迹。
2.2.5实验数据的处理
实验的全部数据采用SR Research 公司提供的Data Viewer数据分析软件,提取眼动数据并保存为 “xls”格式文件,用SPSS 16.0进一步分析数据。主要提取的数据有:四个象限的注视点个数、平均眼跳幅度和平均注视时间。
3 实验结果
按照与水平和垂直中线的距离,在4个象限分别选取了6个目标作为数据分析的信息区(area oinformation),信息区的大小为2°视角,如图2所示。另外,在搜索过程中被试的眼睛有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扫描的(14人),也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扫描的(9人),因此,我们将前一种搜索策略称为水平搜索,后者称作垂直搜索。(见图3)
图2 4个象限中被用来进行数据分析的目标
图3 不同搜索策略的视觉搜索轨迹
3.1男性对身材比例男性在四个象限的注视点个数比较
表1 男性对身材比例男性在四个象限的注视点个数比较
认知方式 N Mean Std. F Sig.
第一象限注视点个数 独立 13 41.3077 27.07823
依存 10 48.8000 27.75208 .649 .429
第二象限注视点个数 独立 13 58.7692 29.04351
依存 10 63.2000 34.81953 .669 .422
第三象限注视点个数 独立 13 41.6923 29.92041
依存 10 38.8000 27.57132 .435 .516
第四象限注视点个数 独立 13 49.3846 25.10159
依存 10 49.4000 26.79635 .004 .950
将男性对身材比例男性在四个象限的注视点个数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见表1。结果显示男性对身材比例的男性在四个象限的注视点个数差异不显著。
3.2四个象限的注视点个数差异比较
表2 四个象限的注视点个数差异比较
注视区 Mean F Sig.
1 60.985 4.098a .021
2 45.054
3 40.246
4 49.392
从表2可以看到第二象限注视区的注视点个数最多,明显多余其它三个象限,做方差分析F=4.098,p=0.021<0.05差异显著。
表3 四个象限注视点个数的简单效应分析
(I) 注视区 (J) 注视区 Mean Difference (I-J) Std. Error Sig.a 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Differencea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1 2 15.931 7.808 .054 -.306 32.168
3 20.738* 7.054 .008 6.069 35.408
4 11.592 6.389 .084 -1.695 24.880
2 1 -15.931 7.808 .054 -32.168 .306
3 4.808 6.447 .464 -8.600 18.215
4 -4.338 4.923 .388 -14.577 5.900
3 1 -20.738* 7.054 .008 -35.408 -6.069
2 -4.808 6.447 .464 -18.215 8.600
4 -9.146* 3.380 .013 -16.175 -2.118
4 1 -11.592 6.389 .084 -24.880 1.695
2 4.338 4.923 .388 -5.900 14.577
3 9.146* 3.380 .013 2.118 16.175
对四个象限的注视点个数做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见表3。结果显示一、三象限差异显著p=0.008<0.05;一、二象限和一、四象限差异不显著,三四象限差异显著p=0.013<0.05;二、三象限和二、四象限差异都不显著。
3.3 性别在平均眼跳距离上的分析
表4 性别在平均眼跳距离上的分析
性别 N Mean Std. F Sig.
平均眼跳距离 男 8 3.1500 1.54886 .016
女 15 2.5093 .81048 6.857
将性别在平均眼跳距离上的指标做方差分析,见表4。结果显示性别在平均眼跳距离上差异显著F=6.857,p=0.016<0.05。
3.4 搜索策略在平均眼跳距离上的分析
表5 搜索策略在平均眼跳距离上的分析
搜索策略 N Mean Std.
F Sig.
平均眼跳距离 水平 14 3.0900 1.30388 12.417 .002
垂直 9 2.1756 .42550
将搜索策略在平均眼跳距离上的指标做方差分析,见表5。结果显示搜索策略在平均眼跳距离上差异显著F=12.417,p=0.002<0.05。
4 讨论
4.1男性对身材比例的眼动指标
Macleod【26】的研究表明,认知方式对视空间记忆的影响和材料数量复杂性有关,场独立被试较场依存被试的心理分化程度高,具有较高的认知改组能力和视觉空间认知能力,他们倾向于使用主动的深层分析的方式加工信息,以内在参照作为心理活动的依据,善于对非结构情景进行组织和重组,对材料内部区别性比较敏感。而场依存性被试心理分化水平低,认知改组技能低,倾向于使用整体知觉方式加工信息,以外在参照作为心理活动的依据,让已存在的有组织的场保持原样,不容易从背景中发现结构。场依存被试在问题表征上更多地受先导组织结构特点的制约,他们在空间透视、空间变形、图画完形等方面不能进行有效的决策【6】【26】。
曹晓华【27】的认知方式对不规则几何图形识别绩效影响的眼动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相同的时间跨度中,场独立性被试将较多的时间用于实际信息取样操作,因而在一次作业中获取的信息量大于场依存性被试。这也可以认为场独立性被试的信息提取能力较强【27】。另外,Buswell【28】的实验表明,人们在观看图画时,并不是盲目注视图画,而是把大部分注视点集中在感兴趣的区域上。Mackworth和Morandi【29】在实验中发现,看完整幅图画的被试,眼睛注视的位置大都集中在被评定为信息多的区域。
本研究中男性对身材比例的男性在四个兴趣区内的眼动指标差异不显著,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相符,根据Riding的观点,个体在完成简单任务时,由于任务不足以对信息加工系统造成负担,所以认知风格不能起到关键作用。本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是找铃铛,可能任务过于简单,导致差异不显著。
还可能是在用镶嵌图形测验筛选被试时,选取的被试太少,评分不太严格,所选的样本代表性不够造成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不相符。
4.2四个象限的眼动指标差异
基础心理学研究指出,刺激物的大小、色彩、空间位置等物理特性对注意影响明显,这些特性的强烈对比往往能使刺激物从背景中凸显出来;并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引导个体的选择性加工。
前人做过的相关研究认为:对同一广告而言,第二象限比第四象限更吸引注意,第一象限比第三象限更吸引注意。综合而言,广告的上部比广告的下部有更多的注视点,其中第二象限注视点最多,第三象限注视点最少。
本实验的结果表明:男性在观看图片时,更多注意图片的上部与中部,注视次数的主效应差异显著。表现为第二象限的注视次数最多,显著多于其它三个象限。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4.3性别对搜索中的眼动影响
眼跳距离反映了注视广度,也就是一次注视内容的多少,眼跳距离大说明注视广度大,注视效率高。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男生与女生的平均眼跳距离差异显著,男生的平均眼跳距离大于女生。反映了男生的注视广度大,一次注视的内容比女生多。
4.4搜索策略对搜索中的眼动影响
搜索效率受搜索策略影响【30】。在视觉搜索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策略性,搜索策略对搜索中的眼动情况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搜索策略与搜索者使用众多决策线索以提高其意识程度的能力有关【31】。在实验中被试一般采用水平(自左而右)或垂直(自上而下)搜索策略。结果表明,水平搜索时的跳动距离显著大于垂直搜索时的跳动距离。这说明,视觉搜索具有明显的练习特点,由长期阅读所形成的眼动习惯模式在其他视觉任务中也得以表现,这是由语义启动所引起的【32】。总之,眼动帮助我们形成了一种从外部世界中获取信息的最有效方式。
5.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讨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图片的不同位置对被试的眼动模式有一定的影响,第二象限的注视次数最多,显著多于其它三个象限,差异显著。
(二)不同性别的被试在平均眼跳距离上差异显著。
(三)不同搜索策略的被试在平均眼跳距离上变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
(四)男性对身材比例的被试在兴趣区内的眼动指标差异不显著。
6.参考文献
[1]RosenholtzR.Searchasymmetries?Whatsearchasymme-tries?[J].Perception&Psychophysics,2001,63(3):47-489.
[2]王峻.初中学生场认知方式特点的研究.苏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1;
[3]邓铸.眼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90~95;
[4]谢斯骏、张厚粲等(1988),《认知方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陈中永,郑雪.《中国多民族认知活动方式的跨文化研究》[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10,12,14~15,27;
[6]游旭群,于立身.认知特征、场独立性与飞行空间定向关系的研究[J].2000,心理学报,2000,32(3):158~163;
[7]邓春暖.不同场认知方式男性阅读图文课文的实验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8]徐国庆,丁小斌.场依存—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与卡特尔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吉林省报,2006,22(10):4243;
[9]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重印),438~440;
[10]Witkin,H.A.,Moore,C.A.,Goodenough,D.R,&Cox,P.W.(1977).Field-dependentandfieldind-ependentcognitive styles and thei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7(7),1~64;
[11]李寿欣.认知方式的理论与应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87――89
[12]DesimoneR&DuneanJ.Neuralmeehanismsofseleetivevisualattention.AnnualReviewofNeuroscience,1995,18,193一222.
[13]MooresELaitiL&ChelazziL.AssociativeknowledgecontrolsdePloymentofvisualseleetiveattention.N在tureNeuroseience,2003,6,182一189.
[14]闰国利(1999),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眼动过程研究,心理科学,1999一3:226一228
[15]RiggsLARatliffFComsweetJCetal.(1953)ThedisaPPearanceofsteadilyfixatedvisualtestobjeets.JoumaloftheOPtiealSoeietyofAmeriean,1953一37:415一420
[16]刘伟、袁修干(2000),人的视觉-眼动系统的研究,人类工效学,2000-4:41-44
[17]徐四华、王玉珑、高定国(2005),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心理科学,2005,28(2):467-469
[18]崔磊,王穗苹等.不同结构文章重复阅读时主题转换效应的眼动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4):77~82;
[19]熊建萍,闫国利,白学军.高中二年级学生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1):60~64;
[20]陶云.图画知觉过程的眼动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1,24(2):194~198;
[21]韩玉昌,杨文兵,隋雷.图画与中、英文词识别加工的眼动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3):403~406;
[22]Williams C C. Age differences in visual memory and the re-lation to eye movements and executive control processes in vi-sual search.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2004, 64 (8B): 4080
[23]Underwood G, Chapman P, Brocklehurst N, UnderwoodJ, Crundall D. Visual attention while driving: Sequences o
[24]Crundall D, Chapman P, Phelps N, Underwood G. Eyemovements and hazard perception in police pursuit and emer-gency response driv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pplied, 2003, 19(3): 163-174
[25]黄晓霞.认知方式的实验研究——场依存性特征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常规教学效果的影响.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6]Macleod,C.M.,Jackson,R,A.,&Palmer,J.(1986).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patial ability andfield dependence.Intelligence,10,141~151;
[27]曹晓华,曹立人,马恭湘.认知方式对不规则几何图形识别绩效影响的眼动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5,11(2):9~12;
[28]Busswell.G.T.How people look at picture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5.
[29]MackworthN.H.Morandi A.J.The gaze selects informative details within picture[J].Perception&Psychophysics,1967,(2):547~552;
[30]Smilek D, Dixon M J & Merikle P M. Revisiting the cate-gory effect: The influence of meaning and search strategy onthe efficiency of visual search. Brain Research, 2006, 1080(1): 73-90
[31] Hong S. Human stopping strategies in multiple - target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2005, 35(1): 1-12
[32]Oulasvirta A, K? rkk? inen L & Laarni J. Expectationsand memory in link search.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5, 21(5): 773-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