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系(部):机电工程系 2013年 3 月16日 (学生填表) 课题名称 飞机尾翼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课题类型 工程设计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课题来源 工程实际 1. 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国内外研究动态 尾翼是安装在飞机后部的起稳定和操纵作用的装置。尾翼一般分为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 垂直尾翼由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动的方向舵组成,它在飞机上主要起方向安定和方向操纵的作用。垂直尾翼简称垂尾或立尾。根据垂尾的数目,飞机可分为单垂尾、双垂尾、三垂尾和四垂尾飞机。 在大型飞机上,为了提高平尾的平衡能力,水平安定面在飞行中可以缓慢改变安装角,这样的平尾称为可调水平尾翼。在飞行中,飞机升力的位置会随迎角和速度的变化而移动,飞机重心也因燃油消耗等原因而变动。这样,升力不可能在所有状态下都通过重心,因而存在一个不平衡力矩。在有平尾的飞机上,此力矩就由平尾负升力或正升力的力矩来平衡。由于平尾距重心较远,只要用很小的平尾升力就能使飞机保持力矩平衡。 在飞行中飞机会因各种干扰(如大气中的阵风)而偏离原来姿态。平尾具有恢复飞机原有姿态的能力,对飞机起纵向稳定的作用。 在飞行中飞机需要经常改变飞行状态,如爬升、平飞、下滑等。对于稳定的飞机,要改变飞行状态就需要克服稳定力矩。例如要增大飞机迎角,就需要有一个克服稳定力矩的抬头力矩。驾驶员操纵升降舵上偏,平尾即产生一个抬头力矩,使飞机在增大的迎角下得到平衡,这就是平尾的纵向操纵作用。 平尾按相对于机翼的上下位置不同,大致分为高平尾、中平尾和低平尾三种型式。平尾处于飞机尾部,气流在流经平尾以前先受到机身、机翼和发动机短舱等的影响,速度减小,方向也有变化。此外,螺旋桨滑流或发动机的喷流也会改变平尾的升力。它们对平尾的稳定和操纵效能都有较大影响。由于影响平尾工作的各种因素随迎角和速度而变化,要想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尾位置,保证在所有飞行状态下都有较高的平尾效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经常要经过大量风洞实验才能最后选定。 在 “三叉戟”旅客机上,平尾在垂直尾翼的顶端。从飞机正面看,平尾与垂尾构成T字形,故取名T形尾翼。这种飞机发动机短舱位于机身尾部两侧,机翼位置靠后,只有将平尾移至垂尾顶端才能躲开机翼、发动机短舱和喷流的影响。由于垂尾是后掠的,故又能使平尾尽量远离机翼,提高平尾的效能。在很多超音速歼击机上,由于机身尾部长度较短,平尾非常靠近机翼,如将平尾放在较低的位置上(机翼翼弦平面以下),在大迎角时就能避开机翼、机身,减小它们对平尾的不利影响。 亚音速时,偏转升降舵还会影响前面水平安定面上的升力,操纵效率较高。超音速时,升降舵的偏转对前面的安定面没有影响,舵面操纵效率大为下降。因此,在超音速飞机上将水平尾翼做成可操纵偏转的整体,称为全动平尾。在全动平尾上不再有安定面和升降舵之分。全动平尾的构造与机翼相同,但是翼面的全部弯矩和扭矩载荷在根部都要集中到转轴上来,并且支承点是可转动的轴承,因此全动平尾根部结构复杂,重量也较大。 通常超音速飞机机翼的展弦比较小,机翼展长比平尾展长大不了多少。利用平尾差动来产生滚转操纵力矩已能满足飞行的要求。平尾左、右翼面既能同向偏转起升降舵作用,又能分别向不同方向偏转(差动)起副翼的作用,这就是差动平尾。采用差动平尾以后,就可以取消机翼上的副翼,因而机翼整个后缘都可安装襟翼以改善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和机动性。在变后掠翼飞机上,机翼可以绕垂直(翼弦面)枢轴转动(常称掠动),如在机翼上装副翼,它在大后掠角位置上根本无法工作,因此只能采用差动平尾作为主要滚转操纵面。 在如今尾翼不仅仅运用在飞机上,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汽车上,尤其是跑车或赛车等。汽车尾翼,专业的叫法为扰流板,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套件中的一部分。尾翼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如果车尾的升力比车头的升力大,就容易导致车辆过度转向、后轮抓地力减少以及高速稳定性变差。 目前安装尾翼已经成为年轻车主彰显时尚个性的一种方式,安装大气美观的尾翼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然而貌似简单的尾翼安装也有一定的学问。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常常将“汽车尾翼”称为“汽车导流板”,其实这种叫法是错误的。“汽车导流板”在轿车上确有其物,只不过是指轿车前部保险杠下方的抛物型风罩,而“汽车尾翼”则是安装在轿车后箱盖上的。国外一些人根据它的形状形象地称它为“雪橇板”,国内也有人称它为“鸭尾”。比较科学的叫法应为“汽车扰流器”或“汽车扰流翼”。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尾翼技术会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不论是在飞机上还是在汽车上。 1.2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尾翼是为了左右调向和保持水平平衡,而水平尾翼是为了调节高度和竖直平衡,在飞行过程中,尾翼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有了尾翼,可以让飞机做出很多种动作,也因为这些,飞机在多种场合都有它的用武之地。虽然尾翼不论在结构,材料,技术上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各个领域,由于环境的要求,我们对尾翼的要求会不断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以适应各种环境,在今后的道路上,我相信尾翼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技术也越来越有所提高和成熟。 2. 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分析冲压件成形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及所用材料是否符合冲压工艺要求。 在分析了冲压件的工艺性之后,通常可以列出几种不同的冲压工艺方案(包括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模具寿命高低、工艺成本、操作方便和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所、比较,然后确定适合于工厂具体生产条件的最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 根据所确定的工艺方案和冲压件的形状持点、精度要求、生产批量、模具制造条件、操作方便及安全的要求,以及利用现有通用机械化、自动化装置的可能,选定冲模类型及结构型式,绘制模具结构草图。 1)计算毛坯尺寸,以便在最经济的原则下进行排样和合理使用材料。 2)计算冲压力(包括冲裁力、卸料力、顶件力、推件力等),以便选择压力机。 3)计算模具压力中心,防止模具因受偏心负荷作用影响模具精度和寿命。 4)计算或估算模具各主要零件(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凸模)的外形尺寸,以及卸料橡胶或弹簧的自由高度等。 5)确定凸、凹模的间隙,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3. 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根据飞机尾翼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要求,查找国内外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研究现状和资料,并完成总体方案的设计; (2)根据机构运动要求,完成飞机尾翼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3)综合设计方案,画出有关装配图和零件图; (4)结合图纸和设计方案写出说明书。 4. 研究工作进度 (1)第四周~第五周:调研查阅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第六周~第八周:进行方案设计,完成总体设计。 (3)第九周~第十三周:进行技术设计,完成各部分结构设计(装配图)。 (4)第十四周~第十五周:设计计算完成论文说明书和外文翻译。 (5)第十六~第十七周:准备和参加答辩。 5.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剑鹤 .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9 [2]陈智刚 . 冷冲模设计 .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57 [3]阎其凤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3 [4]杜东福 . 实用板料冲模设计 . 北京: 工业出版社能源出版社 1990.52 [5] Z.Zhao,Y.Peng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Development of a Practical Blank Layout optimisation System for Stamping DieDesiqn . http://202.207.182.200:8001/,2004.01 [6]王孝培 . 冲压设计资料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53 [7]王芳 . 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6 [8]傅尚仁 . 冷冲压模具应用与设计入门 . 北京: 广东科技出版社版,2004.55 [9]牟林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51 [10]马正元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7 [11]庞学慧 武文革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 北京: 兵器工业出版社,2003.5 [12]杜东福 . 冷冲压模具设计 . 湖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72 [13]郭拉风 张春元 . 飞机钣金成形基础 . 太原:中北大学,2006.1 [14]邹慧君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 [15]朱冬梅 胥北澜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6 [16]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 . 冲模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75 [17]史铁梁 . 模具设计指导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3 [18]邱宣怀 . 机械设计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601 [19]肖祥芷等编著 . CAD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32 [20] 韩森和 .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社,2006.02
全套毕业设计论文现成成品资料请咨询微信号:biyezuopin QQ:2922748026
返回首页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iyezuopin.v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