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十分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对巩固、深化和升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更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保证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特制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本规范适用目前开设本科层次所有专业。
第一部分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
一、文体要求
1、鼓励学生写作“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社会现实生活或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侧重于理论应用的类型。
2、如果学生具有必要的理论修养、研究兴趣、文字能力和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理论研究型”,即对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3、不可将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主要反映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无有机联系的类型。
二、文风要求
1、态度严肃。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
2、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讲究逻辑。
3、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应简练,文字应朴实,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情色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
4、格式规范。论文各部分内容完整,并按格式规范设置页面。
第二部分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要求
一、论文打印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用A4纸打印。正文用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3.17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二、论文结构及具体要求
毕业论文(说明书)的结构依次为:
(1)封面(含扉页);(2)任务书;(3)中文摘要(含关键词);(4) 英文摘要(含关键词);(5) 目录;(6) 正文;(7) 致谢;(8) 参考文献;(9)注释;(10)附录;(11)封底。
(一)封面
论文题目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可分为两行。封面用蓝色皮纹纸(色号1505),按照继续教育学院规定的统一格式排版。扉页格式要求参照封面,使用普通A4纸。
(二)任务书
由指导教师填写,经毕业论文(设计)负责人签字后生效。
三)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及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400 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
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中文摘要小二号黑体、居中,与内容空一行,内容为小四号宋体。中文“关键词:”小四号黑体、摘要下方顶格,内容小四号宋体,各关键词之间有一个分号及空格。
英文摘要“ABSTRACT”采用小二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居中、与内容空一行。
内容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英文关键词“Key words:”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顶格,内容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接排、各关键词之间有1个分号及空格。
(四)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
“目录”两字小二号黑体、居中,“目录”两字空四格、与正文空一行。
(五)正文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绪论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
中文论文撰写要求采用如下格式:
1 xxxxxx |
1.1 xxxxxxx |
1.1.1 xxxxxxx |
2 xxxxxx |
2.1 xxxxxxx |
2.1.1 xxxxxxx |
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题序和标题一律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单倍行距。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三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
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第三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
第四层次及以下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一律用五号黑体字。
文章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
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是论文的精华,要写得扼要明确,精练完整,准确适当,不可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结论”两字中间空两格、三号黑体、居中,与正文空一行。内容五号宋体。
(六)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致谢”两字中间空两格、四号黑体、居中,与正文空一行。内容五号宋体。
(七)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应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应按照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标号(以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编号以方括号括起,放在右上角,如[1],[3~5])。
“参考文献”四号黑体、居中,与正文空一行。内容中文的用小五号宋体,外文的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序号用中括号,与文字之间空两格,如果需要两行的,第二行文字要位于序号的后边,与第一行文字对齐。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 题名.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序号]作者.书名(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 文 集:[序号]作者. 题名. 编者. 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 题名. 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授予年.
专 利:[序号]申请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授权日期.
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 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八)注释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九)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冗长的公式推导、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
例如:附录A 设计程序清单(黑体4号字)
三、其它要求
(一)文字
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科技英语除外),论文中汉字应采用《简化汉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并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二)表格
论文的表格应简洁明了,并进行统一编序(如:表8,表示正文中使用的第8张表格),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表2-5,表示第2章中第5张表格),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
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居中对齐或上下并左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表序和表名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小五号宋体。
(三)图
插图要精选、简明、清晰,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图序可以连续编序(如:图23,表示正文中使用的第23幅插图),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图4-3,表示第4章中第3幅插图),采用哪种方式应与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名前加‘附图’字样。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在计算机内请绘打印输出。
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
图序和图名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小五号宋体。
(四)公式
论文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如:公式(15),表示正文中使用的第15个公式)或逐章编序(如:公式(5-1),表示第五章中使用的第1个公式),序号排在右边行末。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
(五)标点符号
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
(六)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 如:0.50:2.00不能写作0.5:2。用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惯用语、缩略语、清朝以前(含清朝)的年、月、日以及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所表示的概数,均使用汉字数字。表示概数时,数字间不加顿号,如五六吨、十六七岁等。
(七)量和单位
毕业论文(设计)中的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八)页眉
页眉从正文开始,设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采用宋体,小五号居中书写。
(九)其它
软件原程序清单要按软件文档格式附在毕业论文后面。
四、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装订顺序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的装订顺序为:封面(蓝色皮纹纸)→扉页→任务书→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注释表→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