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选题背景:随着全球制造业向着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于物料搬运设备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滚筒式输送设备作为物流系统和生产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效性、可靠性及灵活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与成本。特别是在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需求增加等挑战。因此,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来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提升整体竞争力。此外,随着工业4.0概念的普及,构建智能工厂成为趋势之一,在此背景下开发出能够与其他生产设备良好对接,并支持远程监控、故障预警等功能的新一代滚筒输送机显得尤为重要。
选题依据:在自动化生产线日益普及的今天,滚筒式输送设备的设计成为提升生产效率与稳定性的关键环节。本课题聚焦于开发一种高效、稳定的物料输送系统,旨在通过模块化的滚筒结构和高性能的驱动系统,确保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的平稳与可靠。面对日益增长的物流、制造和仓储需求,该设计通过优化滚筒间距和传动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输送效率,满足了不同物料类型和输送需求。然而,如何在成本控制与材料选择上取得平衡,以及如何在复杂环境下保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仍是当前设计面临的挑战。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1、国内研究现状
在自动化生产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滚筒式输送设备的设计研究正致力于开发高效稳定的物料输送系统。研究者们通过采用模块化的滚筒结构和高性能的驱动系统,确保了物料输送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同时优化滚筒间距和传动方式,进一步提升了输送效率。然而,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如何在保持设备高效稳定运行的同时,降低成本并提升材料耐用性,仍是当前国内滚筒式输送设备设计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些研究对于推动物流、制造和仓储等行业的自动化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国外研究现状
尽管滚筒式输送设备在全球自动化生产线中广泛应用,是提升物流效率的关键环节,但国外的研究在这一领域似乎并不活跃。即使滚筒输送系统在物流、制造和仓储等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国外学者和工程师们似乎更倾向于研究其他类型的自动化技术,如机器人技术、自动化包装系统等。这导致国外在滚筒式输送设备的设计上,可能未能充分实现物料输送的高效性、平稳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面临着在多样化物料类型和复杂工况下设备稳定性和耐用性的挑战。
(三)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研究目的
本毕业设计课题聚焦于“滚筒式输送设备的设计”,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稳定的物料输送系统。
2、研究意义
(1)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的滚筒式输送系统能够减少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的停滞和延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提高输送效率和减少设备故障,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3)提升设备性能:通过模块化设计,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促进行业发展:研究成果将推动滚筒式输送设备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为物流、制造等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5)环境友好:优化的输送系统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材料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模块化设计、提高生产效率等,旨在研究一种高效、稳定且灵活的滚筒式输送设备,以满足现代工业对输送设备性能的高要求。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提升滚筒式输送设备的技术水平,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宋伟刚,张尊敬,王鹰.带式输送机的研究进展[J].起重运输机械,2004,(02):1-4.
[2]宋伟刚,季洪博.圆管带式输送机的研究进展及其设计计算方法[J].工程设计学报,2018,25(01):1-11.
[3]黄伟,郭帅平,李学军.圆管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疲劳分析及结构优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03):70-76.
[4]宋伟刚,孟凡波,张晓华,等.我国带式输送机产品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起重运输机械,2020,(20):73-84.
[5]万仁保.基于数据库的带式输送机参数化设计[J].技术与市场,2017,24(12):63-64.
[6]张铭洋.基于ANSYS的带式输送机滚筒改进设计[J].山东煤炭科技,2019,(11):152-154.
[7]赵玉华.DT Ⅱ型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9):18-20.
[8]闫俊杰.综采面双滚筒采煤机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措施[J].机械管理开发,2024,39(08):219-220+232.
[9]于歆婷.永磁滚筒直驱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及强度分析[J].能源与节能,2024,(09):102-104.
[10]谢爱华,袁海兵.汽车总装输送线滚筒式皮带提升机设计[J].装备维修技术,2021,(02):19-21.
[11]闫旭.滚筒式采煤机截割滚筒轴承故障诊断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24,39(06):121-123.
[12]武恩光.带式输送机滚筒轴承故障预警系统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24,39(07):235-236+239.
[13]陈东锋.汽车制造总装生产线输送设备的选择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4,(16):114-116.
[14]薛虎强.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整体及主要部件设计研究[J].中国机械,2021,(7):6,8.
[15]Leng J ,Zhang H ,Yan D , et al.Digital twin-driven manufacturing cyber-physical system for parallel controlling of smart workshop[J].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2019,10(3):1155-1166.
[16]Masaki S M ,Zhang L ,Xia X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st-effective Belt Conveyors for Bulk Material Handling[J].Energy Procedia,2017,1422754-2760.
[17]Mihailidis A ,Savaidis G ,Bouras E , et al.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improved design of large-scale belt-conveyor dru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Integrity,2016,7(6):724-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