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任务书 文档 开题 答辩 说明书 格式 模板 外文 翻译 范文 资料 作品 文献 课程 实习 指导 调研 下载 网络教育 计算机 网站 网页 小程序 商城 购物 订餐 电影 安卓 Android Html Html5 SSM SSH Python 爬虫 大数据 管理系统 图书 校园网 考试 选题 网络安全 推荐系统 机械 模具 夹具 自动化 数控 车床 汽车 故障 诊断 电机 建模 机械手 去壳机 千斤顶 变速器 减速器 图纸 电气 变电站 电子 Stm32 单片机 物联网 监控 密码锁 Plc 组态 控制 智能 Matlab 土木 建筑 结构 框架 教学楼 住宅楼 造价 施工 办公楼 给水 排水 桥梁 刚构桥 水利 重力坝 水库 采矿 环境 化工 固废 工厂 视觉传达 室内设计 产品设计 电子商务 物流 盈利 案例 分析 评估 报告 营销 报销 会计
 首 页 机械毕业设计 电子电气毕业设计 计算机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视觉传达毕业设计 理工论文 文科论文 毕设资料 帮助中心 设计流程 
垫片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毕设资料 >> 文章内容
                 
垫片
   我们提供全套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服务,联系微信号:biyezuopinvvp QQ:1015083682   
基于STM32的红外体温计检测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文章来源:www.biyezuopin.vip   发布者:毕业作品网站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基于STM32的红外体温计检测系统设计

题目类别

毕业设计

姓名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  号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1、研究背景

在当今社会,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体温作为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准确测量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关键意义。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红外体温计在精度、稳定性和智能化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个人健康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便捷地监测自己和家人的体温。基于 STM32 的红外体温计设计可以结合移动设备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体温数据的实时记录、分析和远程传输,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此外,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发展,在一些特殊的生产环境中,如高温车间、洁净室等,也需要对工作人员的体温进行实时监测。基于 STM32 的红外体温计可以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

2、国内外现状

国外现状:高精度测量技术成熟在国外,一些先进的基于 STM32 的红外体温计在测温精度方面处于较高水平。例如,部分产品能够将测温误差控制在较小范围内,这得益于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以及精准的信号处理算法。像欧美一些国家的相关产品,采用高质量的红外传感器和优化的电路设计,有效提高了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功能多样化与智能化程度高:国外的红外体温计产品功能较为丰富,除了基本的体温测量功能外,还具备数据存储与分析、与智能设备互联等功能。例如,一些红外体温计可以将测量的数据存储在设备中,方便用户查看历史体温记录;并且能够通过蓝牙等方式与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连接,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管理,方便医疗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和分析。

国内现状:环境适应性不足: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波动较大、存在强光干扰、电磁干扰等环境中,测量精度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在一些工厂车间等高温环境或者靠近强电磁设备的场所,红外体温计可能会出现测量偏差。红外体温计在测量时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校准和补偿。 传感器质量参差不齐:红外体温计的核心部件是红外传感器,其质量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内市场上存在一些质量不过关的红外传感器,可能会出现老化较快、测量数据漂移等问题。功能单一:部分基于 STM32 的红外体温计功能较为简单,只具备基本的体温测量和显示功能,缺乏一些附加功能,如数据存储、历史记录查询、数据分析等。这对于一些需要长期监测体温或者对体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场景(如医院、养老院等)来说,使用起来不够方便。通信功能不完善:虽然很多基于 STM32 的红外体温计具备蓝牙、WiFi 等通信功能,可以将测量数据传输到手机或其他设备上,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出现通信不稳定、数据传输中断等问题。此外,部分产品的通信协议不够开放,与其他医疗信息系统的兼容性较差,难以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和共享。

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实现高精度的体温测量:传统的体温计存在测量时间长、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问题。通过研究基于 STM32 的红外体温计,利用先进的红外测温技术和 STM32 微控制器的强大处理能力,提高体温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减少误差,为医疗诊断和健康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开发多功能的测温设备:除了基本的体温测量功能外,研究的目的还包括为红外体温计添加更多的功能,如数据存储、历史记录查询、蓝牙通信等。这些功能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优化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在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方面进行优化,提高红外体温计的系统性能和稳定性。例如,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电源管理,降低设备的功耗和发热量;通过优化算法和程序代码,提高温度测量的速度和响应时间,确保设备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在保证测量精度和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红外体温计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健康。

通过本设计,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加深与巩固,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深入研究设计的内容,并且能够熟练进行硬件设计和操作编程软件,提高测试数据记录、数据分析处理和故障分析及处理的能力,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参考文献

[1] 查启明.基于STM32的非接触式红外体温检测系统设计[J].现代信息科技, 2024, 8(16):157-161.

[2] 吴悦,陈绳得.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温度检测门禁的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2(004):035.

[3] 周小康,顾袁瑢,江山.医用额温枪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系统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3, 36(7):17-19.

[4] 郭云鹏.基于NB-IoT的智慧医疗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新乡医学院,2022.

[5] 王树宇,黄昭县,郑梦乔,等.基于人脸识别的体温检测及云平台多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与创新, 2022(2):151-155.

[6] 翟兴东 杨长杰 韩叶良 许吉才 刘会领.一种智能人体放射性检测及疫情防控出入控制系统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DOI:10.19981/j.CN23-1581/G3.2023.20.009.

[7] 王树宇,黄昭县,郑梦乔,等.基于人脸识别的体温检测及云平台多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 2022(000-002).

[8] 陈辉金,陈泽平.无接触温度测量与身份识别控制系统[J].机电技术, 2022(5):4.

[9] 刘泽宇,吕宗旺,魏子栋,等.基于STM32的体温检测系统设计及应用[J].电子质量, 2022(008):000.

[10] 朱文强,董大兴.红外热成像人体体温检测仪[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3, 42(7):1-4.

[11] 祝鹏.基于K210的人体红外测温及火灾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风, 2023(35):11-13.

[12] 许澄泽.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和调节体温的自驱动可穿戴式脑机接口[D].电子科技大学,2023.

[13] 郭浩楠.基于Smith预估模型及GBDT算法的振动离心机动态控制方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22.

[14] 陈周凡,宦智杰,马玮城.基于STM32的人体体温远距离检测系统设计[J].无线互联科技, 2022, 19(1):2.

[15] 徐杨睿.基于布里渊散射的水体温盐测量系统实现与数据处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2.

[16] 高文飞,臧传治,吴金财.智能传感器及其在体温检测中的应用[J].传感器世界, 2023, 29(5):1-7.DOI:10.16204/j.sw.issn.1006-883X.2023.05.001.

[17] 吴宝华.基于Multisim的温度报警控制系统的设计[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3(7):40-43.

[18] 姬明君,房鸿超,宋蕾,等.基于蓝牙传输的温度检测系统[J].物联网技术, 2024, 14(5):57-59.

[19]  Liu J , Duan Y , Zhang T ,et al.Dual-polarized and real-time reconfigurable metasurface absorber with infrared-coded remote-control system[J].纳米研究:英文版, 2022, 15(8):7498-7505.

[20]  Jindal M K , Mainuddin M , Veerabuthiran S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idar data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remote detection of trace chemicals including methane and thiodiglycol[J].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23, 94(2):-.

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想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

1、主要研究内容

(1) 温度采集:通过传感器对目标的温度进行快速且有效的采集。

(2) 数据分析:将采集的温度数据和系统设置范围36℃~37.2℃进行比较,确定所测温度的精确值,利用两点校准法来使所测温度更加精确。

(3) 显示温度:通过显示屏显示被测人体的温度并通过语音播报是否超过设定值并显示实时时间。

(4) 存储数据:将测量数据存储可通过手机软件查看历史数据。

2、研究思想

控制芯片采用STM32最小系统,按键校准使用两点校准法使所测温度更加精确,通过实时时钟显示实时时间,按键电路控制温度传感器的开关,温度传感器对目标温度进行采集,通过显示屏显示当前数据,语音播报模块在数据超出系统设定值范围进行播报。从而对目标进行快速有效的测温,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对促进我国医学测温具有重要意义。

图1 系统框图

3、系统方案比较与选择

(1)控制芯片的选择

方案一:STM32F103RCT6

是STM32F103C8T6 的增强版,主频同样为 72MHz,但拥有 256KB 的 Flash 和 48KB 的 SRAM,资源更加丰富。如果你的红外体温计项目后续可能需要进行功能扩展,比如增加更多的提示功能、数据存储功能等,或者需要处理更复杂的算法,那么 STM32F103RCT6 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它具有更多的 I/O 引脚与定时器,能够支持更多的外设连接和复杂的控制逻辑。

方案二:STM32L051

如果对红外体温计的功耗要求较高,希望能够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或者采用电池供电的方式,那么 STM32L051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该系列芯片采用了低功耗设计技术,在保证一定性能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芯片的功耗。此外,STM32L051 也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来满足红外体温计的基本功能需求。

方案三:STM32F103C8T6

这是一款比较常用且具有较高性价比的芯片。它拥有 72MHz 的主频,64KB 的 Flash 存储器和 20KB 的 SRAM,对于红外体温计这种相对简单的应用来说,资源基本足够。此外,该芯片在市场上应用广泛,有大量的开发资料和例程可供参考,开发难度较低。

经比较,若本设计采用方案二,则无法发挥该控制器的全部性能,大部分功能都在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方案一功能有些许欠缺。最终选定方案三STM32F103C8T6。它的最大优点是:封装体积小,技术成熟,性价比高,价格廉价、且性能远远高于常用的8位处理器,能够满足大部分项目的设计要求,故选择方案三。

(2)温度传感器模块

方案一:MLX90614

优点: 测量精度高:在室温下温度测量误差可达到±0.5℃,能够满足大多数日常体温测量的精度要求。温度范围合适:测量范围为-40℃~+85℃,适用于人体体温以及常规环境温度的测量场景。通信接口方便:采用标准的 I2C 通信协议,与 STM32 的连接和通信相对简单,易于开发和集成。体积小、成本低:模块体积小巧,便于集成到红外体温计的设计中,并且成本较为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缺点:测量范围对于一些特殊的高温或低温场景可能不够,如果应用场景超出其温度范围则不适用。

方案二:MLX90640

优点:红外阵列测温:具有 32x24 像素的红外阵列,能够提供更多的温度测量点,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信息,而不仅仅是单点温度,这对于一些需要分析温度分布的场景非常有用,比如检测物体表面温度的均匀性等。 视场角灵活:视场角有多种选择,如 55 度视场角适合远距离测量,可以满足不同距离和视角的测量需求。通信接口通用:支持 I2C 接口通信,可方便地与 STM32 等主控板连接,开发难度相对较低。

缺点:相对来说成本较高,并且对于只需要获取单点温度的简单体温测量场景,其功能可能有些冗余。

方案三:MLX90615

优点:温度测量范围更广:测温范围是-40 度到 115 度,相比 MLX90614,其高温测量上限更高,适用于一些对温度测量范围要求更宽的场景,比如工业环境中的初步温度筛查等。精度较高: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温度测量数据,在其适用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同样具备 I2C 通信:与 STM32 的连接方便,在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上相对容易实现。

缺点:对于单纯的人体体温测量场景,其高温测量范围的扩展可能并非必要功能,会增加一定的成本。

经比较,若本设计采用方案二,则无法发挥该传感器的全部性能,大部分功能都在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方案一应对一些情景稍显不足。方案三性能齐全,价格便宜,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故选择方案三MLX90615温度传感器。

(3)显示模块

方案一:LCD 1206

优点:技术成熟、成本低:LCD 显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生产工艺稳定,因此成本相对较低,这对于追求性价比的红外体温计产品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优势。

缺点:响功耗相对较高:由于需要背光源持续工作,LCD 显示屏的功耗相对较高,这会降低红外体温计的电池续航能力。

方案二:数码管显示屏

优点:显示数字清晰:数码管显示屏专门用于显示数字,数字显示清晰、直观,非常适合用于显示温度这种数值信息。易于驱动:数码管显示屏的驱动电路相对简单,对 STM32 的资源要求较低,易于与 STM32 单片机进行连接和控制。

缺点:占用空间较大:数码管通常需要多个单独的管段组成,因此在空间占用上相对较大,对于追求小型化设计的红外体温计来说可能不太合适。

方案三:OLED 12864

优点:自发光、高对比度:OLED 每个像素都可以独立发光,不需要背光源,因此能够呈现出高对比度的清晰图像,即使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也能清晰地显示温度信息。比如在户外使用红外体温计,OLED 显示屏依然可以让用户清楚地看到测量的温度值。轻薄、可弯曲:OLED 屏幕的结构相对简单,材质轻薄且具有可弯曲性,这对于红外体温计这种对空间和重量有一定要求的设备来说非常合适,可以使体温计的设计更加紧凑、便携。OLED 屏幕在显示黑色或深色内容时,像素点几乎不消耗电量,只有在显示亮色内容时才会消耗电量。

缺点:寿命相对较短:OLED 屏幕存在一定的寿命问题,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像素老化、烧屏等现象,影响显示效果。成本较高:与一些传统的显示技术相比,OLED 显示屏的生产成本较高,这可能会导致红外体温计的整体成本增加。

经比较,方案二数码管的体积较大。方案一LCD1206液晶显示屏是黄绿色背光的液晶字符,只能显示ASCII符号,不能显示中文,不够直观。方案三OLED屏除功能与寿命方面均存在优势以外,显示效果俱佳,成本低,操作简单,满足设计显示的功能。故选择方案三OLED 12864。

(4)通信存储模块

方案一:Wi-Fi 模块

优势:可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方便医生或用户在不同地点查看体温数据。传输速度较快,适合大量数据的传输。考虑因素:功耗相对较高,需要考虑体温计的电池续航能力。配置和连接的复杂性,可能需要一定的软件开发工作。

方案二:NFC 模块

优势:近场通信,安全性较高。快速连接和数据传输,适用于近距离的数据交互。考虑因素:传输距离非常短,一般在几厘米以内。需要支持 NFC 的设备进行交互。

方案三:蓝牙模块

优势: 低功耗,适合便携式设备。可以与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无线连接,方便数据传输和记录。传输距离适中,一般在 10 米左右。考虑因素:蓝牙版本,较高版本通常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模块的尺寸和功耗,要与体温计的设计要求相匹配。

在选择通信模块时,你需要综合考虑体温计的使用场景、功耗要求、成本、数据传输需求等因素,以选择最适合的通信模块。总之,方案三性能齐全,价格便宜,编程简单,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故选择方案三蓝牙模块。

(5)按键选择

方案一:电容式按键

优点:电容式按键是一种基于电容感应原理的非机械按键。它的外观通常比较平整,没有机械按键的物理间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水性,适合在一些对设备密封性要求较高的环境中使用,比如在医疗场所等可能会接触到水或其他液体的场景。电容式按键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不存在机械磨损的问题,并且其响应速度快,能够实现快速的按键操作。

缺点:电容式按键的电路设计相对复杂,需要额外的电容感应芯片或电路来实现按键功能,这会增加硬件成本和电路设计的难度。此外,电容式按键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误触发的情况,因此在电路设计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抗干扰措施。

方案二:机械按键

优点:机械按键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按键类型,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其触发手感明确,用户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按键是否被按下,操作反馈直接,不易出现误操作。对于只需要简单功能按键的红外体温计来说,机械按键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选择。并且机械按键的电路设计相对简单,对 STM32 的 GPIO 引脚资源占用较少,易于与 STM32 进行连接和控制。

缺点:机械按键存在一定的机械磨损问题,长时间频繁使用后,按键的弹性可能会下降,甚至出现接触不良等故障。此外,机械按键的体积相对较大,在设计红外体温计的外观结构时,需要为按键预留足够的空间,这可能会影响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综上所述,由于本设计所需按键较少,故选择方案二。

(6)语音播报器的选择

方案一:JR6001 语音模块

优点:在语音播报功能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准确、清晰地播放语音信息。它支持多种语音格式的解码,可适应不同的语音文件需求。对于 STM32 开发者来说,该模块的控制和编程相对容易,通过简单的指令即可实现语音的播放、暂停、停止等操作。此外,JR6001 语音模块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在复杂的电子环境中也能稳定工作。

缺点:模块的功耗相对较高,在对电池续航能力要求较高的红外体温计中,可能需要对其功耗进行优化。

方案二:ISD1700 系列语音模块

优点:ISD1700 系列语音模块具有较高的语音存储容量,可以存储较长时间的语音内容。它支持多段语音录制和播放,方便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语音内容的定制。该模块的语音播放质量较高,声音清晰、自然,能够满足红外体温计对语音播报的要求。而且,ISD1700 系列语音模块具有多种控制模式,如按键控制、串口控制等,方便与 STM32 进行连接和控制。

缺点:编程和操作相对复杂,需要开发者对其控制指令和工作原理有深入的了解。此外,该模块的价格相对较高,可能会增加红外体温计的成本。

方案三:JQ8400 语音模块

优点:这是一种常用的语音模块,与 STM32 连接相对简单,可通过串口等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它能够清晰地播放录制好的语音内容,语音音质较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模块体积较小,适合集成到红外体温计这种对空间有一定要求的设备中。并且,JQ8400 语音模块的价格相对较为低廉,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缺点:其语音存储容量有限,如果需要存储大量的语音内容,可能需要外接存储设备进行扩展。

综上所述,方案稳定性好不易被干扰,方案二使用条件受限,方案三可能影响语音通报的实时性,故选择方案三。

(7)实时时钟的选择

方案一:STM32 内部的实时时钟(RTC)模块

优点:集成度高:STM32 芯片内部自带 RTC 模块,无需额外添加外部芯片,减少了硬件电路的复杂性和成本,也节省了电路板的空间。例如在一些对空间要求较高的小型红外体温计设计中,使用内部 RTC 非常合适。低功耗:内部 RTC 模块的功耗相对较低,对于依靠电池供电的红外体温计来说,可以有效延长电池的续航时间,这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或携带外出的场景非常重要。精度尚可:在一般的应用场景下,STM32 内部的 RTC 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时间信息,满足红外体温计对时间记录的基本需求。

缺点:虽然能满足基本需求,但与专业的外部实时时钟芯片相比,其精度可能会稍逊一筹。如果对时间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校准或选择其他更精确的时钟方案。由于内部电路的特性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STM32 内部 RTC 的时钟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漂移,长时间运行后可能会导致时间误差逐渐增大。不过,可以通过定期校准来减小这种误差。

方案二: 网络授时

优点:通过网络获取的时间是非常准确的,并且可以自动与标准时间服务器进行同步,无需担心时间误差和时钟漂移的问题,能够始终保持准确的时间信息。只要红外体温计所在的环境中有可用的网络连接,就可以轻松地获取到准确的时间,无需进行额外的硬件设置和校准操作,使用非常方便。

缺点:需要红外体温计具备网络连接功能,这在一些网络环境较差或没有网络的场景下无法使用。例如,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移动使用的场景中,可能无法保证稳定的网络连接,从而影响实时时钟的功能。如果通过网络获取时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网络安全风险,如受到网络攻击导致时间信息被篡改等。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措施来保障时间信息的安全性。

方案三:DS1302

优点:DS1302 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实时时钟芯片,具有涓流充电功能,可对备用电源进行充电,以便在主电源断电时仍能保持时钟的运行。它可以通过简单的串行接口与 STM32 进行通信,编程相对简单。并且价格较为低廉,在对成本敏感的应用中具有优势。

缺点:时钟精度可能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一定影响,需要进行适当的校准。

综上所述,方案一功耗低,精度尚可,方案二依赖网络,还有一定风险,方案三功耗小,比较符合方案设计,故选择方案三。

(8)电源的选择

方案一:锂电池供电

优点:锂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能够提供较长的续航时间,适合需要长时间连续使用的情况。例如在医院、诊所等场所,红外体温计可能需要频繁使用,锂电池供电可以减少更换电池的频率,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锂电池可以进行充电,重复使用,从长期来看,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锂电池需要配备专门的充电电路和充电器,这会增加设备的成本和复杂性。而且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过充、过放、短路等都可能导致电池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方案二:USB 供电

优点:USB 供电非常方便,现在很多电子设备都支持 USB 接口充电,可以直接使用电脑、移动电源、手机充电器等作为电源。这种供电方式无需额外的电池,减少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也降低了成本。此外,USB 接口的电压相对稳定,能够为红外体温计提供可靠的电源。

缺点:USB 供电受到连接线长度和接口位置的限制,使用时可能需要靠近电源插座或电脑等设备,灵活性相对较差。如果使用的是移动电源等便携式电源,还需要注意移动电源的电量和续航能力。

方案三:干电池供电

优点:干电池是一种比较常见且容易获取的电源,方便携带,适用于一些需要移动使用的场景,比如家庭日常使用或者户外临时测温等。其电压相对稳定,能够为红外体温计提供较为可靠的电源支持。而且干电池更换简单,当电量耗尽时,用户可以自行购买干电池进行更换,无需专业的充电设备。

缺点:干电池的电量有限,需要定期更换,长期使用成本可能较高。并且干电池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可能会出现漏液的情况,对设备造成损坏。此外,干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对于一些对电源续航能力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可能不太适用。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三

最终方案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最终方案框图

控制芯片采用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按键校准使用两点校准法使所测温度更加精确,通过外部独立的实时时钟芯片显示实时时间,机械按键控制MLX90615温度传感器的开关MLX90615温度传感器对目标温度进行采集,通过OLED12864显示屏显示当前数据,专用语音芯片在数据超出系统设定值范围进行语音播报,从而对目标进行快速有效的测温,然后通过蓝牙模块对数据进行存储,对促进我国医学测温具有重要意义。

4、论文大纲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依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

2 红外传感器体温计检测系统原理及方案设计

2.1温度测量技术的概述

2.2 红外测温原理及方法

2.3 红外传感器体温计检测系统的方案介绍

3 红外传感器体温计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单片机处理模块

3.2 红外测温模块

3.3 电源模块

3.4 键盘模块

3.5 OLED显示模块

4 红外传感器体温计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模块的设计

4.2 红外测温程序模块

4.3 键盘扫描程序模块

4.4 显示程序模块

5 红外传感器体温计检测系统仿真调试与分析

5.1系统调试

5.2 结果分析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工作流程

(1)收集有关设计的资料,为后期做好准备。

(2)完成系统概要统计,做好主控芯片、传感器模块等元器件的选型,确定总体方案;

(3)设计该系统STM32最小系统电路、传感器模块电路、执行机构电路等各单元电路;

(4)完成基于STM32的软件架构,实现主流程程序设计以及各分子流程程序设计;

(5)完成系统的硬件调试、软件调试以及软硬件联合调试,并分析系统各项性能指标;

(6)总结设计经验,整理设计成果,撰写设计报告。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安排

1、2024年09月01日至2024年09月14日:完成选题,明确设计任务;
2、2024年09月15日至2024年10月31日:完成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
3、2024年11月01日至2024年11月30日:完成原理图绘制;
4、2024年12月0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完成实物制作;
5、2025年01月01日至2025年01月31日:完成系统程序编写;
6、2025年02月01日至2025年02月28日:完成系统调试,修改论文初稿;
7、2025年03月01日至2025年03月31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初稿,做好中期检查;
8、2025年04月01日至2025年04月23日:修改论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定稿;
9、2025年04月24日至2025年05月14日:做好查重、指导教师评阅、交叉评阅;
10、2025年05月15日至2025年06月06日:做好毕业设计答辩,修改论文;
11、2025年06月07日至2025年06月30日:毕业设计资料归档。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工 作

小 组

审 核

意 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备注:1、题目类别分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全套毕业设计论文现成成品资料请咨询微信号:biyezuopinvvp QQ:1015083682     返回首页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iyezuopin.vip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本类最新文章
基于STM32的红外体温计检测系 基于STM32的红外体温计检测系 WHX112减速机壳加工工艺及夹
基于Java的热点新闻系统的设计 基于Java的热点新闻系统的设计 基于Java的热点新闻系统的设计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毕业设计招聘 |

Email:biyeshejiba@163.com 微信号:biyezuopinvvp QQ:1015083682  
本站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资料均属原创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勿转载并做其他非法用途.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有损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会立即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