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态势[1]。个人电脑(PC)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和获取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仍然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PC 的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其运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图形处理能力更强。同时,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 PC 端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互联网的普及使得 PC 能够随时随地连接到全球信息网络,用户可以获取到海量的信息资源。
在新闻资讯领域,PC 端一直是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与其他终端相比,PC 端具有屏幕大、操作方便、处理能力强等优势,更适合用户长时间阅读和深入了解新闻内容。然而,随着新闻资讯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用户在 PC 端获取新闻时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信息过载问题日益严重,用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海量的新闻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另一方面,传统的新闻推送方式往往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2]。
此外,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时间变得更加宝贵[3]。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希望能够在 PC 上快速、高效地获取最新、最热的新闻,以满足其对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需求。同时,用户也期望新闻系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习惯,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推荐服务,从而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质量[4]。
综上所述,开发一个基于 Java 的热点新闻系统,针对 PC 端用户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系统致力于设计并成功实现一个基于 Java 的热点新闻系统,该系统聚焦于 PC 端用户的使用体验和需求满足,具有多维度的重要目的。
首先,在技术架构层面,充分考量 PC 端的独特性以及新闻传播的特定需求,精心挑选适配的技术方案进行系统构建。鉴于 PC 端的硬件性能优势以及用户对于系统稳定性和高效性的期望,选择 Java 作为开发语言,结合 spring、spring MVC 和 mybatis 等成熟的框架,确保系统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和大量数据交互时能够稳定运行,同时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维护性。前端运用 CSS、Html、JS 和 vue.js 技术栈,旨在打造一个界面美观、交互友好的用户界面,以契合 PC 端用户的操作习惯和视觉感受,为用户提供流畅、舒适的新闻浏览环境。
其次,该系统将专注于新闻资讯的获取与处理,致力于为用户打造一个信息全面且实时更新的新闻平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资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系统将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技术,从众多权威新闻源和各类信息渠道广泛收集新闻数据,确保能够及时捕捉到最新、最热的新闻动态。同时,运用先进的算法和数据处理机制,对采集到的新闻进行筛选、分类和整理,剔除冗余和低质量的信息,将最有价值的新闻内容精准地呈现给用户。通过这种方式,使用户能够在 PC 端快速获取到他们所关心的新闻资讯,无需在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向,从而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和满意度。
最后,借助精准的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为 PC 端用户提供个性化新闻推荐的核心功能[5]。每个用户都有其独特的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系统将深入挖掘用户在 PC 端的浏览行为数据,包括浏览历史、搜索记录、点赞评论等多维度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细致分析,精准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需求倾向,进而为不同用户量身定制专属的新闻推荐方案。这种个性化的新闻推荐服务不仅能够提高用户对新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还能帮助用户更深入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拓宽知识视野,进一步增强用户与新闻系统之间的粘性和互动性。
(三)研究意义
1.从用户角度:为PC端用户提供便捷的新闻获取途径,满足用户对新闻资讯的及时性和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质量。
2.从技术发展角度:探索适合PC端的热点新闻系统开发技术,推动新闻资讯领域在PC端的技术创新,为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6]。
3.从社会发展角度:促进新闻资讯在PC端的传播和交流,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7]。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在新闻系统开发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PC端新闻系统的技术架构上,许多研究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优化,采用先进的技术框架和算法[8]。例如,一些新闻机构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户在PC端的浏览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新闻推荐。同时,在用户界面设计方面,也强调简洁、易用,以提高用户体验[9]。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PC端新闻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技术方面,不断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并结合国内用户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创新。例如,一些新闻系统在PC端采用了适合国情的信息分类和推送策略,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在用户界面设计上,也注重与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相匹配,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PC端新闻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研究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研究目标,开发一个具有特色的PC端热点新闻系统。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系统的整体设计与实现
1.基于 Java 语言进行系统的开发,充分发挥 Java 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优势,确保系统能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下稳定运行[10]。
2.前端运用 CSS、Html、JS 和 vue.js 构建用户界面,CSS 用于页面样式设计,Html 用于构建页面结构,JS 用于实现页面交互逻辑,vue.js 则进一步增强交互性和组件化开发能力,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后端采用 Java,spring,spring MVC,mybatis 框架,Spring 框架提供依赖注入等核心功能,帮助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和依赖关系;spring MVC 用于处理 PC 端的请求和响应,实现请求的路由和分发;mybatis 用于数据库访问和操作,通过简单的配置和映射语句,实现对数据库的高效操作,使用 MySQL 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11]。将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便于系统的升级和维护。
2.设计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的 PC 端用户界面,并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提供直观的导航和操作方式,让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此外,前端技术与后端数据交互配合,实现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体验。
3.进行严格的系统测试和优化,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可运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结合 Java 的测试框架进行全面测试。
(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推送机制
1.根据用户兴趣分析结果,运用 Java 的推送服务技术建立个性化的新闻推送机制,为不同用户量身定制新闻推荐方案,确保推送的新闻内容与用户的兴趣高度契合。
2.根据 PC 端用户阅读行为的特点,如相对较长的阅读时间和更专注的阅读环境,通过 Java 的定时任务技术优化新闻推送的时机和方式,在用户方便阅读的时间段推送详细、深入的新闻内容,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
3.结合社交化的阅读趋势,运用前端的 JS 和后端的 Java 网络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社交分享功能,用户可以将感兴趣的新闻分享到社交平台,与朋友、家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和用户的参与度[12]。
(三)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的实现
1.运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广泛收集来自各种渠道的新闻信息,确保系统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热点新闻动态,为后续的分类和分析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
2.采用高效的系统计算分类方法,对收集到的新闻信息进行准确分类,根据新闻的主题、类型、来源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新闻内容。此过程中,可运用 Java 语言结合数据处理算法实现高效分类功能。
3.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利用 Java 的数据分析库和算法,深入挖掘 PC 端用户的阅读行为和兴趣偏好,通过对用户的浏览历史、搜索记录、点赞评论等行为数据的分析,精准地了解用户的兴趣点和需求。
四、研究进度安排
2024.9.15-2024.9.25,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024.9.26-2024.10.15,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开题报告定稿。
2024.10.16-2024.10.30,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调研、实验、设计等。
2024.10.31-2024.12.31,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呈指导教师检查。
2025.1.1-2025.3.20,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终稿,呈学院检测。
2025.3.21-2025.4.10,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定稿,呈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
2025.4.24-2025.5.8,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王磊.网络时代社会整合的革新:何以必要及如何可能[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34(06):46-52.DOI:10.16278/j.cnki.cn13-1260/d.2022.06.012.
[2] 张鑫.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在新闻中的应用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5):5-7.
[3] 何泽宇.“加速生活”的情感结构探论[J].粤海风,2023,(04):50-57.DOI:10.16591/j.cnki.44-1332/i.2023.04.013.
[4] 栾堃.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创新与发展[J].中国报业,2024,(03):92-93.DOI:10.13854/j.cnki.cni.2024.03.098.
[5] 宋立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创新探究[J].记者观察,2023,(30):43-45.
[6] 李轩冰.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网络热点新闻系统的研建[D].北京林业大学,2020.DOI:10.26949/d.cnki.gblyu.2020.001181.
[7] Erbrich L .Digital News Bundles: Analyzing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Cross-Publisher Journalistic Bundles[J].Journalism and Media,2024,5(3):1279-1296.
[8] Babichev S ,Vyshemyrska S ,Lytvynenko V .IMPLEMENTATION OF DBSCAN CLUSTERING ALGORITH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OBJECTIVE CLUSTERING INDUCTIVE TECHNOLOGY BASED ON R AND KNIME TOOLS[J].Radio Electronics, Computer Science, Control,2019,(1):
[9] Faudzi A M ,Cob C Z ,Ghazali M , et al.User interface design in mobile learning applications: Developing and evaluating a questionnaire for measuring learners' extraneous cognitive load[J].Heliyon,2024,10(18):e37494-e37494.
[10] 祁潇潇.开源软件中多编程语言代码提交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2.DOI:10.27159/d.cnki.ghzsu.2022.000641.
[11] 匡博文,韦妳,刘金典,等.基于甘蔗及其近缘属参考基因组开发SSR标记及数据库[J/OL].作物学报,1-16[2024-10-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09.S.20241010.0921.012.html.
[12] 曾森.移动互联网对新闻传播格局的重塑[J].新闻文化建设,2024,(06):124-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