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献 综 述
1.研究背景和意义
悬臂起重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中小型起重装备,结构独特,安全可靠,具备高效、节能、省时省力、灵活等特点,三维空间内随意操作,在短距、密集性调运的场合,比其它常规性吊运设备更显示其优越性[1]。本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的不同场所。悬臂起重机工作强度为轻型,起重机由立柱,回转臂回转驱动装置及电动葫芦组成,立柱下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由摆线针轮减速装置来驱动旋臂回转,电动葫芦在旋臂工字钢上作左右直线运行,并起吊重物。[2]起重机旋臂为空心型钢结构,自重轻,跨度大,起重量大,经济耐用。 [3]
定柱式悬臂起重机又称立柱式悬臂起重机,起重量在125Kg-5000Kg,立柱式旋臂吊具有结构新颖、合理、简单、操作方便、回转灵活、作业空间大等优点,是节能高效的物料吊运设备,可广泛适用于厂矿、车间的生产线、装配线和机床的上、下工作及仓库、码头等场合的重物吊运。[4]定柱式旋臂吊根据其旋臂所使用型钢的不同可以分为:BZD型和BZD-JKBK型。[5]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许多起重机制造商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提高到应用计算机进行起重机的模块化设计。根据市场调查预测的统计数字和积累的资料、图表、图线规律,在严密的科学理论指导下,拟定起重机结构、机构、部件等多层次的标准化、模块化单元。[6]起重机采用模块单元化设计,不仅是一种设计方法的改革,而且将影响整个起重机行业的技术、生产和管理水平,老产品的更新换代、新产品的研制速度都将大大加快。对起重机的改进,只需针对几个需要修改的模块;设计新的起重机只需选用不同的模块重新进行组合;提高了通用化程度,可使单件小批量的产品改换成相对批量的模块生产。亦能以较少的模块形式,组合成不同功能和不同规格的起重机,满足市场的需求,增加竞争能力。[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深入,商品流通量大幅度增加,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起重运输机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实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悬臂起重机设备,非常适用于一吨左右重量的工件定点频繁起吊运输。[8]在机械加工领域,悬臂起重机具有强大的购买市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国内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的起重机产业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4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70年代引进苏联技术,80年代初引进日本技术和90年代初引进德国技术等三次主要技术改进,始终走着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9]
2000年以来,随着国内外技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国产自主研发能力的显著增强,更多的国外先进技术被成功引进应用,并进行了自主创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随着国产起重机产业制造水平的全面提升,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不断缩小,中国起重机产品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体现出明显的竞争力。[10]悬臂起重机设备属于通用机械,在二十多年高速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实现了规模化、集团化、机械化。在辅助加工生产中和自动化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具有工作平稳可靠,操作维护简单、方便等优点。[11]
根据当前我国情况来看,机械工业处于上升势头,汽车工业、机动车行业都处于强省发展期。专家预测,随着国民经济的的增长,机械行业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旺盛发展阶段,整体机械行业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悬臂起重机的使用处于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地位,在整体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生产的作用。[12]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应大胆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自动化系统等新技术、新工艺,缩短设计和生产周期、降低成本,调整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使中国起重机制造行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13]
3.国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二十年来,世界工程起重机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工程起重机市场进一步趋向一体化。[14]目前世界工程起重机年销售额已达75亿美元左右,主要生产国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世界顶级公司有十多家,主要集中在北美、亚洲(日本)和欧洲。美国既是工程起重机的主要生产国,又是最大的世界市场之一。但由于日本、德国起重机工业的迅速发展,美国厂商在世界市场获取的主导地位逐步受到削弱,从而形成了美国、日本和德国三足鼎立之势。
4.小结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规模化生产日益扩大,需要用起重机吊装和搬运的结构件和机器设备的数量与使用频率也越来越大,且对起重机的安全性能、效率及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根据中小型起重机起吊频繁,起重量不大的特点,合理的设计这样一台起重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5]
参考文献:
[1]陈道南.起重运输机械.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2-178.
[2]郁祝年.工程力学和工程结构.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8-160.
[3]付荣柏.起重机.钢结构制造工艺.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18-280.
[4]胡宗武,顾迪民.起重机设计计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5-360.
[5]陈国璋,孙桂林.起重机计算实例.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4.6-278.
[6]李静.工程起重机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7
[7] 刘长江.悬臂起重机设计制造中应注意的问题.起重运输机械, 2008(11) :
26-27
[8]黄琳.起重机伸缩臂结构优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9]严正宏.起重机运动机构参数优化设计.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08
[10]马霄.基于ANSYS的定柱式悬臂起重机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2004,12(1):43-44.
[11]陈玲,宋平娜,彭佳等.基于ANSYS的定柱式悬臂起重机的有限元分析.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5.02:64-67.
[12] K.M.liew . Slewing jib crane for space restricted areas.Manufacturers' Monthly, 2006, 0(10)
[13]陈建萱.起重机械的电动机选择.起重运输机械,1996,总第250期(1):25-26.
[14]坂本种芳.桥式起重机设计计算.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7.11-190.
[15]卢素玲.悬臂起重机应用与研究进展.焦作大学学报,2011,25(3):10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