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B: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
继电子技术在发动机、变速器、制动器和悬架等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国外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已部分取代传统液压助力转向(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HPS)。电动助力转向已成为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研究热点。EPS用电动机直接提供助力,助力大小由电控单元(ECU)控制。它能节约燃料,提高主动安全性,且有利于环保,是一项紧扣现代汽车发展主题的高新技术,所以一经出现就受到高度重视。国外汽车公司对EPS的研究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以前一直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其主要原因是EPS的成本太高。近几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幅度降低EPS的成本已成为可能,加上EPS具有一系列优点,使得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1988年3月,日木铃木公司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电子控制式EPS,真正摆脱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束缚。1993年,本田汽车公司首次将EPS装备于大批量生产的、在国际市场上同法拉利和波尔舍竞争的爱克NSX跑车。同年,在欧洲市场销售的一种经济型轿车——菲亚特帮托也将美国Delphi汽车系统公司生产的EPS作为标准装备。由于EPS完全取消液压装置,用电能取代液压能,减少了发动机的能量消耗,加上其性能的优越性,很快在越来越多的国外轿车上得到应用,如本田最新推出的Insight轿车上就是其中的—例。目前在中型以上货车和中级以上轿车上广泛采用的机械—液压助力转向器将逐渐被效率更高、适应性更强的EPS所代替,为此,国外几家大公司(如德国的ZF、英国卢卡斯—伟利达、Saginaw、TRW、日本的NSK、Koyo)等相继推出自己的ESP
我国在2002年才开始研制开发汽车EPS产品,目前已经知道的有13家企业和科研院校正在研制中。其中南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转向柱式的EPS产品)在2003年开始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其他厂家和科研院校均在开发阶段中。吉利汽车集团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S产品也已经装备其吉利豪情等系列轿车上。
设计方案比较:按照转向助力机构位置的不同,将EPS分为3类:转向轴助力式、转向器小齿轮助力式和齿条助力式。
(1)转向轴助力式:转向助力机构安装在转向轴上,当驾驶员转动转向盘时,控制单元接受转矩、转动方向、车速等信号,控制直流助力电机的电流,电机的助力经离合器、电机齿轮传给转向轴的齿轮,然后经万向节及中问轴传给转向器。
(2)转向器小齿轮助力式:转向助力机构安装在转向器小齿轮处,与转向轴助力式相比,可以提供较大的转向力,适用于中型车。
(3)齿条助力式:转向助力机构安装在转向齿条处,电动机通过减速传动机构直接驱动转向齿条,与转向器小齿轮助力式相比,可以提供更大的转向力,适用
于大型车。
因为电动助力转向的关键是在找出系统的助力特性(转向轴转矩与电机输出转矩的关系,转向轴转角与电机转角的关系)但是考虑到安装的方便性和助力力矩的大小,因此本次设计采用转向小齿轮助力式电动转向系统。
研究电动转向系统是因为它与液压助力系统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 降低了燃油消耗,只有在工作时才消耗能源。
(2) 增强了转向跟随性。在EPS中,电动机产生助力转矩,通过适当的控制方法,可以消除液压助力系统的转向迟滞效应,增强了转向车轮对转向盘的随动性能。
(3)改善了转向回正特性。该系统采用了微电子技术,利用软件控制电动机的动作,在最大限度内调整设计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回正特性。从最低车速到最高车速,可得到一簇回正特性曲线,而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无法做到这一 点。
(4)提高了操纵稳定性。采用EPS高速行驶(100km/h)的汽车,给其一个过度的转角迫使它侧倾,在短时间的自回正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微电脑控制,使得汽车具有更高稳定性,驾驶员有更舒适的感觉。
(5)有利于环保。EPS应用电能作为能源,完全取缔了液压装置,不会有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的泄油问题,避免了污染。该系统没有油泵,降低了噪声。再者,EPS中的95%可再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
(6)轻量化显著。液压助力系统因有液压缸、油泵、转阀、液压管道等部件,使系统结构复杂,零件数目多,占用空间大,布置不方便。EPS则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系统结构紧凑、质量减轻、无油渗漏问题、系统易于布置等。
(7)系统安全保护。当EPS出现故障时,即切断电动机与减速传动机构的助力传送,迅速转人人工一机械转向状态。
(8)易于包装和装配。EPS没有液压系统所需要的油泵、油管、流量控制阀、储油罐等部件,零件数目大大减少,减少了装配的工作量,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课题任务:以汽车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以满足汽车转向轻便与操控稳定性要求,建立汽车电动转向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计算分析。
重点研究内容:
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方案比较及选型分析
2) 汽车转向特性的研究
3) 电动转向系统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体设计
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机械装置设计
6) 主要零部件设计与选型。
实现途径: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添加电动助力部分,采用控制单元对电机转矩进行控制,根据作用在方向盘上的转矩信号和车速信号, 按照汽车理论对转向特性的要求和汽车的运行状况,确定转向助力特性,通过电子控制装置使电机产生相应大小和方向的辅助力,协助驾驶员进行转向操作, 并获得最佳转向特性。
选型通过对现有的电动转向系统进行比较,综合考虑其安装和助力特性,本次采用转向轴式电动转向系统(C-EPS)。
转向特性按照汽车理论的相关理论,保证汽车的平顺性和操控性,同时要求有一定的路感,且转向轻便。电机的选取应按照功率和电路的最大负载来决定,并考虑其体积大小和安装是否方便。
物理模型采用传统的机械转向系统,加上电机和控制单元。而数学模型则按照经典力学来进行建立
系统设计则是综合机械单元和控制单元,建立控制思想,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进行优化。
3、进度计划
|
序号
|
起止周次
|
工 作 内 容
|
1
|
4周至 5 周
|
文献检索,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
2
|
5周至 6 周
|
外文资料翻译
|
3
|
6周至 8周
|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
4
|
9周至 11周
|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机械设计
|
5
|
12周至13周
|
主要零部件设计
|
6
|
14周至15周
|
外购件选型
|
7
|
16周至 17周
|
编写说明书,答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