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切实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主要理论知识,培养设计动手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桥涵设计规范进行结构设计,估算工程材料数量,以及进一步掌握工程制图能力,为桥梁设计奠定基础。
二、设计资料
1、公路钢筋混凝土桥的主梁全长L=15.96m、19.96m、21.96m、23.96m,计算跨径=15.5m、19.5m、21.5m、23.5m,主梁间距1.6m、2.0m、2.2m、2.4m,横隔梁间距为3.85m、4.85m、5.35m、5.85m,主梁为装配式T梁,采用焊接钢筋骨架设计,主梁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主梁示意图(L=19.96m)
2、设计荷载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Ⅰ类环境条件。
铺装层沥青混凝土容重,铺装层:混凝土厚8cm,沥青混凝土厚5cm。
主梁自重按钢筋混凝土容重计算,均布活载见下表:
单位:
跨径
|
16.0m
|
20.0m
|
桥宽
|
净-7
|
净-9
|
净-11
|
净-7
|
净-9
|
净-11
|
车道荷载
|
公路—Ⅱ级
|
15.55
|
14.78
|
14.57
|
12.96
|
12.32
|
12.14
|
公路—Ⅰ级
|
17.78
|
16.91
|
16.66
|
14.82
|
14.09
|
13.88
|
跨径
|
22.0m
|
24.0m
|
桥宽
|
净-7
|
净-9
|
净-11
|
净-7
|
净-9
|
净-11
|
车道荷载
|
公路—Ⅱ级
|
11.54
|
11.31
|
11.17
|
10.80
|
10.27
|
10.12
|
公路—Ⅰ级
|
13.73
|
13.02
|
12.98
|
12.35
|
11.74
|
11.57
|
计算行车道板时,翼缘板边端需另加一个集中力,对公路—Ⅱ级P=13.0KN(在单位板上),对公路—Ⅰ级,P=14.0KN。
3、材料
主钢筋:HRB335钢筋,构造钢筋:R235钢筋,混凝土:C30。
4、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三、设计要求与内容
要求编制计算说明书一份;用2号图纸绘制T梁结构配筋图T梁纵、横截面图各一张,并要求算出工程材料(钢筋、混凝土)用量。
设计计算内容:
1、拟定主梁、横隔梁截面尺寸。
2、计算荷载效应。
3、桥面板配筋设计计算。
4、主梁配筋设计计算。
5、主梁裂缝宽度验算。
6、主梁挠度验算。
第一部分 主梁尺寸拟定与荷载效应计算
(一)拟定主梁、横隔梁尺寸
主梁翼缘宽度 按主梁间距减去2cm拼装缝。
主梁高度h,主梁腹板厚度b,翼缘板厚度 按教材进行初步估算。
横隔梁高度和宽度:取主梁高度3/4,横隔梁上部较下部宽度略宽1~2cm,做成楔形,以便脱模。
(二)荷载效应计算
1、行车道板(翼缘板)设计计算
视每侧翼缘板在主梁处固结,按固端悬臂梁设计,板的计算宽度取单位长度1m,其上荷载除自重和均布活载处,尚需考虑悬臂端的集中力作用。
2、主梁设计计算
根据主梁初估尺寸,估计每延米的自重(KN/m)。
横隔梁自重原为集中荷载,计算时可分摊在计算跨度范围内,与桥面铺装按均布荷载(KN/m)计算。
3、T形梁翼缘板有效宽度计算,按《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2.2条或按教材有关内容确定。
4、主梁弯矩取处为控制截面,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1.6、4.1.7条进行荷载组合(题给活载视为汽车荷载),求出各控制载面的荷载效应,并根据画出弯矩包络图。
行车道板取悬臂根部为控制截面,取1m板宽求出
5、主梁剪力要求利用支点和跨中两个截面的最大剪力,根据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1.6、4.1.7条进行荷载组合,求出控制截面的荷载效应,画出剪力包络图。
6、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按照合适的比例用坐标纸绘出。
第二部分 截面配筋设计
(一)行车道板与主梁的正截面强度设计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1.6条,正截面强度设计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作用效应组合采用基本组合,并根据已拟定的截面尺寸对控制截面进行配筋计算。
(二)行车道板与主梁的正截面强度验算
1、根据已配置钢筋对控制截面进行承载力验算;
2、截面取小配筋率按(JTG D62-2004)9.1.12条检算;
3、截面保护层规定按(JTG D62-2004)9.1.1条检算;
4、行车道板与主梁钢筋间距规定按(JTG D62-2004)9.2.3、9.3.4条检算;
(三)主梁的斜截面钢筋设计
1、按(JTG D62-2004)9.3.10条确定钢筋混凝土梁支点处的钢筋数,并计算支点处有效高度。
2、按(JTG D62-2004)5.2.9条对由正截面强度所决定的截面尺寸作进一步验算,如不符合,应考虑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标号。
3、按(JTG D62-2004)5.2.10条验算构件是否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
4、按(JTG D62-2004)5.2.11、9.3.11条进行弯起钢筋及斜筋配置。
5、按(JTG D62-2004)5.2.11条进行抗剪箍筋配置。
6、箍筋的最小配筋率、间距、直径按(JTG D62-2004)9.3.13条选用。
7、箍筋间距可取全梁统一值,也可分段取不同间距。
(四)全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校核
上面所进行的正截面强度计算,只是在发生最大荷载效应的一个控制截面上进行的,对其它截面并未涉及,对全梁弯矩承载能力校核量,通常采用作图法来校核,并符合(JTG D62-2004)9.3.11条要求。
(五)全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校核
1、对已设计好的受弯构件进行斜截面抗剪强度复核,所选择的控制截面按(JTG D62-2004)5.2.6条采用。
2、斜截面的综合抗剪能力按(JTG D62-2004)5.2.7条采用。
3、斜截面水平投影长度C按(JTG D62-2004)5.2.8条采用。
(六)全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校核
钢筋混凝土梁沿斜截面破坏的形式,除了由最大剪力引起的剪切破坏以外,还可能发生沿斜截面由最大弯矩引起的弯曲破坏,所以应该对斜截面抗弯强度进行验算。
斜截面抗弯强度验算按(JTG D62-2004)5.2.12条采用。
第三部分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裂缝与变形
(一)裂缝宽度验算
按(JTG D62-2004)6.4条验算。
(二)变形验算
按(JTG D62-2004)6.5条验算。
第四部分 制图与编写计算说明书
(一)制图
1、在2号图纸上进行图幅布置,按规定绘出边框及图签。绘出轮廓尺寸图、配筋立面总图、1/2与支点剖面图、钢筋详图。
2、根据轮廓尺寸图、钢筋详图、计算工程材料(钢筋、混凝土)数量。
3、按制图要求完成正式图。
(二)计算说明书
计算书要求按照科技文献格式要求撰写,正规装订、字迹工整,图面清洁,有公式,有算式和说明并附有必要的示意图。
(三)分组说明
课程设计原则上2人一组,一种跨径可以分为6组、总共分为24组。分组方式由各班自行确定,并且上报分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