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题依据(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不少于800字)
1.1选题目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温度对我们的生活和产业发展的影响也越显得重要了。在各个方面我们都对温度这个因素重视了起来,特别是工业控制和国家支柱产业对此更加应该重视起来。正是因为温度控制和检测的重要性,它经常被用在火灾、工业厂房、粮仓等重要领域,使得相应的温度监测、控制的仪器和设备应运而生,这样就促使了大批的温度检测和温度控制系统的产生。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让我们能够及时的掌握温度的变化,能够对由温度的升高和降低产生的不良影响得到及时的控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当我们温度控制有了广阔的市场,从而带动了温度控制方面的技术发展,带动了与温度控制相关的电子类产品的发展。由于现在NB-lot控制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工业控制和电子类产品运用的越广泛,以NB-lot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也越发成熟,它解决了传统控制系统的控制和处理速度的缓慢、精度不高等缺点。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控制精度、运算处理速度,也得到了较好的市场反
应。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以
1.2.1国外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内而言,国外的温度控制系统显现出来的是,控制精度高、控制设备健全、工业控制环境先进。他们把PC机用于温度控制系统中去,这样的研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东京大学的代表首先研制出了微型的结合PC机的环境温度控制系统。随着信息时代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使得这项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我国对于环境温度控制研究的比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运用于农业的发展,运用在工业和公共管理行业到了80年代初才得以发展。
从上述可发现国外对于温度控制系统研究的较早,他们刚开始采用的运用模拟量的采集仪器,在工业控制中进行采集、记录、操控。到了80年代,他们研制出了分布进行的温度采集仪器。到了90年代的中期,智能的温度采集仪器诞生了,这个仪器是工业控制、机械加工、电力电子行业共同发展的结果。在这之后,智能的温度控制产品应运而生了。智能的温度控制产品包含了温度传感器、信号发生器、驱动电路、独立按键电路和各种接口电路。之后更加高端的产品陆续研发了出来,产品包含了中央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紧跟时代的步伐,各国的温度检测技术都在大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朝着智能化、集成化、规模化的方向进行突破。
1.2.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对于国外,我国对于环境温度控制研究的比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运用于农业的发展,运用在工业和公共管理行业到了80年代初才得以发展。继国外在温度控制和测量的发展基础上,我国研究技术人员逐渐掌握了微型的环境温度控制系统,但只能对单个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国内的温度控制和测量技术结合计算机的发展,正在从简单到复杂化、从单一因素到多因子控制、从简单控制到实用型技术的控制的方向发展。用于控制方面的技术,国内大多采用单片机来作为主要控制模块,相较于国外先进水平,我们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生产技术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内的温度控制和检测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工业控制的真正水平,在工业控制中,我们存在着,控制设备欠缺、工业控制环境落后、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单一等不足的地方。
近年来我国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针对我国的国情和温度控制的改造提出一种适合我国本土的基于A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模型,逐步向着自动测试、智能化控制等方面发展。国内的温度控制系统,逐步走向智能化和网络化。
结合国内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的方向,温度控制采用A控制模块和高性能的温度传感器,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和测量。整体上看,我国的温度控制和检测相对于国外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设备上还有一些不足,环境控制上落后,这些都是我们有待改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姜忠良,陈秀云.温度的测量与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叶建亭,叶俊.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研究[M].机电信息,2012.
[3]汤志宝,郭兴旺,曾超.基于ARM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2): 144-146.
[4]朱奕丹,倪浩如.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精度多点温度检测显示系统[J].自动化仪表,2008, 28(8):59-61.
[5]卢灵,高岩.基于S3C44B0的温度控制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6,5(2):113-115.
[6]何伟,戴义保,蒋伟.基于ARM的温度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工控技术,2008,20(19): 140-142.
[7]Salehi.D,Brandt. M. Melt pool temperature control using LabVIEW in Nd: YAG laser blown powder cladding pro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6, 29(3): 273-278.
[8] Hoffmann. E, Backes .G, Gasser et al.Process monitoring by temperature control during generating with C02 laser radiation[J]. Laser and Optoelektronik, 1996, 28(3):59-67.
[9]Yong, Q .F,He, J. D.Stress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i-Ni-Cu thin films:effect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J].Surface coatings technology, 2005,198(3): 389-394.
[10]曾庆钟,温志渝,陈伯胜.基于ARM的多点测温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7(17): 127-129.
[11]马金元,杨丽飞.基于MX7705的高精度温度测量电路的设计[J].自动化博览,2007, 24(3): 85一87.
[12]冀勇钢,杨赫天.基于总线温度传感器的多点测温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0, 18( 12):23-25.
[13]刘畅生.传感器简明手册及应用电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14]贾小涛,陈章龙.嵌入式处理器StrongARM的开发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8 .5( 3):12-15.
[15]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16]李士勇.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17]熊永森.基于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J].微电子学,2007, 37(5);609-711.
[18]Liu, J. T, Mao, S.K. Principle of DS18B20 and its interface design based on C[J].Instrum Meters User, 2008,12(6):138一140.
[19]Zhao,Z .H,Zhao,X .W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 S 18B20 intellect thermometer[J]·Mod Electron Tech, 2012,7(3):32-34.
[20]王鸿钮.步进电机控制技术入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21]杨旭强,吴红星,金钊.基于ARM的电机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2]于明,范书瑞,曾祥烨.NB-lot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3]Ni,T.L.Application on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the single-bus sensor DHT11 [J].Microcontrollers Embeded Syst,2010,6(2):60-62.
|